菩萨蛮·征鸿点破空云碧
征鸿点破空云碧。丹霞染出新秋色。返照落平洲。半江红锦流。风清渔笛晚。寸寸愁肠断。寄语笛休横。只消三两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飞的大雁划破了蓝天与白云的界限。就像丹红的霞光又重新渲染出秋天的颜色。夕阳落在平静的水面,映照着江边如红色锦缎般流淌的江水。夜晚的风很清爽,笛声悠扬。我的思念在这美丽的景象中显得有些忧伤。希望那吹笛的人能停止吹奏,只需再吹奏几声,我心中的哀愁就能得到安慰。

去完善
释义
1. 征鸿:远飞的大雁。
2. 空云碧:形容天空的蓝色。
3. 丹霞:红色的霞光。
4. 平洲:平坦的陆地。
5. 红锦流:比喻江水如红色的锦缎般流淌。
6. 渔笛:渔船上的笛声。
7. 寄语:传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色彩独具匠心。“征鸿点破空云碧”中的“征鸿”象征着羁旅之人的漂泊不定,而“空云碧”则暗示着广阔无垠的天空和自由的精神世界。接下来,“丹霞染出新秋色”描绘出秋天的美丽景色,将天空的晚霞与地面的秋景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随着词情的展开,“返照落平洲”一句写夕阳余晖洒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一片波光粼粼的景象,形象地描绘出美丽的江景。紧接着,“半江红锦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景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流动的锦绣江河。
下片“风清渔笛晚”中的“风清”和“渔笛晚”分别暗示了宁静的夜晚和孤独的渔夫,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在“寸寸愁肠断”一句中,作者以柔美的笔触传达出游子深深的乡愁之情,使人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最后两句“寄语笛休横。只消三两声”则为整首词增添了婉约的气息。悠扬的笛声寄托着诗人无尽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征鸿点破空云碧》是南宋词人严仁的作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65年左右,此时正值南宋时期,金国入侵,战乱频繁,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困苦。
严仁,字友梅,号东山,浙江馀杭人。他出身贫寒,年轻时曾参加抗金义军,后不幸被俘,在金国度过了十五年的囚禁生涯。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悲痛。
在《菩萨蛮·征鸿点破空云碧》这首词中,严仁以“征鸿”、“空云碧”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深秋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