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蒋无退咏雪
腊中三白几年无,今岁呈祥事可书。
披得一蓑方入画,翻成双带又随车。
共惊飞絮迷清昼,更觉同云满太虚。
忆昔读书灯火少,喜穿窗牖映吾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
近年来腊中的白雪很少见,今年却是个吉祥的好年景。
披着一蓑衣就可以进入画卷之中,翻转过来就变成了双带的模样。
大家都惊讶于飞舞的柳絮使得白天都变得朦胧起来,更让人感觉到天空中的云朵充实了整个世界。
回忆起曾经读书的时光,那时灯光稀少,但喜欢透过窗户照亮我的小屋。
去完善
释义
1. 蒋无退:人名,与诗作者吴芾是朋友。
2. 和:唱和,诗人之间相互应酬作诗的行为。
3. 腊月:农历十二月,即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4. 三白:古人认为瑞雪有“三白”,指降雪三次。这里表示罕见的大雪。
5. 呈祥:呈现吉祥,寓意好事降临。
6. 披得一蓑:披上蓑衣,形容雪中劳作的情景。
7. 双带:指两只车轮上的车带,象征马车的防滑链条。这里表示雪中的出行工具。
8. 翻成:变化为,暗示大雪使得道路湿滑难行。
9. 飞絮:比喻飘落的雪花。
10. 同云:乌云,比喻阴暗的天气。
11. 太虚:天空,亦指宇宙。
12. 忆昔:回忆过去。
13. 灯火少:古代照明条件较差,故此处用以表现家境贫寒。
14. 窗牖:窗户。
15. 吾庐:我家的房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词。开头提到“腊中三白几年无,今岁呈祥事可书”,表明这是多年罕见的瑞雪,为今年带来了吉祥与幸运。接着描述了雪花飘洒的景象,如“披得一蓑方入画,翻成双带又随车”,把白雪覆盖的大地比作画家笔下的美景,也把雪比作双带的装饰,增添了雪的韵味。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的壮观景色,令人感到惊喜,也让天地间充满诗意。最后回忆了年少时读书时窗外雪景的美好,感慨万千。整首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瑞雪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蒋无退咏雪》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具体时间已无法确定。这一时期的作者吴芾,生活在南宋绍兴年间,曾任吏部尚书,他提倡务实的治国理念,并参与了不少政治活动。他的诗歌才华横溢,深受士人喜爱。
在吴芾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阶段。当时文人墨客们常以咏雪为主题进行诗词创作,借以赞美洁白无暇的雪花所带来的美好意境。因此,吴芾在这首《和蒋无退咏雪》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
结合以上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吴芾在任期间目睹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对自然界的美丽景观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使得他在咏雪时既能描绘出雪花轻盈飘落的画面,又能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