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僧举五祖颂赵州露刀剑作偈

标题包含
闻僧举五祖颂赵州露刀剑作偈
鼓吹轰轰袒半肩,龙楼香喷益州船。 有时亦脚弄明月,踏破五湖波底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我袒露着半边肩膀,站在豪华的龙楼上,享受着益州船只那令人陶醉的香气。有时候我也会用自己的双脚探索这片美丽的湖光山色,去领略那明月的美好和五湖波光粼粼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鼓吹:本指敲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组成的乐队,这里比喻诵经的声音。 2. 轰:形容声音大而洪亮。 3. 袒半肩:露出半边肩膀,表示轻松自在的穿着。 4. 龙楼:指赵州桥。 5. 香喷:香气四溢。 6. 益州船:古代四川地区的一种船只。 7. 有时:有时候。 8. 亦脚:也;“亦”在古汉语中常用于表达"也"的意思。 9. 弄:欣赏、品味。 10. 五湖:指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洪泽湖五大淡水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狂放潇洒的个性。诗中的“鼓吹轰轰袒半肩”形象地描绘了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而“龙楼香喷益州船”则描绘了繁华盛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有时亦脚弄明月,踏破五湖波底天”则展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一面。他如同一位潇洒飘逸的侠士,时而仰天长啸,时而踏破波澜,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这两句诗也寓意着诗人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整首诗既有对生活的热情赞美,也有对个人豪情的抒发,既充满动感,又富有哲理。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闻僧举五祖颂赵州露刀剑作偈》是由宋代高僧释法全所作。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世纪左右,即宋朝时期。 在宋时,禅宗佛教盛行于中国,各种佛教学术活动较为繁荣。释法全是宋代的一位高僧,以其智慧和才情而闻名,他广涉经论,精通禅理,其修行和教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此阶段,释法全的生活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他曾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古刹,向各地的高僧大德学习请教。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当时社会,知识分子普遍关注国计民生,文人墨客以诗文表达关切之情,于是释法全通过佛学经典的引述,以禅宗诗歌的形式传达出他对世间诸事的思考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