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梁武帝纪二首

标题包含
读梁武帝纪二首
锄决堤防纵怒涛,横流四海尽滔滔。 单于已入朝阳殿,软语空疑定力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孔武仲(1048年-1106年),字元发,号节夫,北宋文学家。他是孔子四十七代孙,孔子的后代在唐宋时期地位显赫,被称为“圣裔”。 孔武仲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汉语中,"纵怒涛"和"横流四海"描绘了一种狂放不羁的景色,而在现代白话文中,我们可以将其描述为"奔腾不息的河流汹涌澎湃"。 "单于是指单于阿提娅(Desheriattia),而朝阳殿则是紫禁城的太和殿。在中国历史上,皇后和皇帝在太和殿接受朝拜、处理政事。这里把单于比喻成皇后,因为她也是皇宫中的一国之母。" 所以可以译为: 河道失修任水流狂暴,五湖四海满是滔滔巨浪。 犹如皇后已步入朝阳大殿,低声细语,谁能不为此倾倒?
去完善
释义
锄堤:此处指挖掘河道以宣泄洪水。 堤防:堤坝;河堤。 纵:放任,不加约束。 怒涛:汹涌的波浪。 横流:谓江河泛滥。 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尽:全部。 滔滔:形容大水滚滚流动。 单(chán)于:汉时匈奴称其君长曰“单于”。这里借指外族首领。 已入:已经进入。 朝阳殿:宫殿名。 软语:温和亲切的话。 空疑:凭空疑惑。 定力:佛教名词,指通过禅修等方法达到的心神安定、不动摇的精神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读梁武帝纪二首》这首诗描绘了梁武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首句“锄决堤防纵怒涛”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当时的政治局势,堤防崩溃,怒涛汹涌,形象地表现出国家的动荡不安。第二句“横流四海尽滔滔”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混乱局面的广泛影响,四海之内皆受其害。 接下来两句“单于已入朝阳殿,软语空疑定力高”是对梁武帝的讽刺和批评。这里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他们竟然能够进入皇帝的宫殿,与皇帝进行谈判,可见当时国家疆土丧失的严重程度。而梁武帝面对如此困境,却只是“软语”相求,缺乏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道德,令人质疑他的领导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梁武帝纪二首》是宋代诗人孔武仲在阅读梁武帝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创作的诗歌作品。这两首诗反映出孔武仲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梁武帝的深刻反思。 第一首诗主要讲述了梁武帝的政绩,以及他在位期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修建佛塔、兴修水利等,表明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然而,在第二首诗中,孔武仲提到了梁武帝在位后期的荒淫无度,如宠信宦官、沉湎女色等,揭示了他从明君到昏君的转变。 在这两首诗的创作时期,孔武仲正处于北宋晚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因此,孔武仲通过描绘梁武帝的兴衰史,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此外,孔武仲在诗中还表达了对梁武帝的评价和批判。他认为,梁武帝虽然前期有作为,但在后期却陷入了荒淫无度的生活,导致国家灭亡。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昏君的痛恨和对明君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