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岩法师
战士长戈赴荔原,谋臣献策庙堂间。吾师倜傥浮屠隐,不事王侯事经论。两街推许住灵岩,百鸟衔花待师□。清风一振海潮音,旷劫曾蒙祖师印。穷秋别我欲何言,珍重详师指一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将军持枪奔赴荔枝园,智囊团在朝廷谋划策略。我们的师傅风采翩翩地隐居于寺庙,不侍奉王公贵族,只钻研经典学问。双街推崇他在灵岩居住,百鸟衔花等待师傅的出现。清凉的微风如海浪之音,长久以来深受祖师的印证。晚秋时分与师傅道别,千言万语尽在珍重之中,愿师傅指引我前行。
去完善
释义
《送灵岩法师》注释如下:
1. 战士长戈赴荔原:这里的长戈指的是武器,战士代表勇敢的人;荔原是指战场的意思。
2. 谋臣献策庙堂间:谋臣是文人的意思,这里借指文人墨客在庙堂为国家出谋划策。
3. 吾师倜傥浮屠隐:倜傥形容法师风流潇洒;浮屠是佛塔的简称,此处代指佛教修行之地。
4. 不事王侯事经论:意思是说这位法师并没有去追求荣华富贵,而是潜心研究佛经理论。
5. 两街推许住灵岩:这是说整个长安城都推崇他居住在灵岩寺。
6. 百鸟衔花待师□:百鸟在这里象征众生;衔花表示尊敬;□表示缺少原文的一部分。
7. 清风一振海潮音:这里的清风比喻法师的智慧,海潮音是指佛法宏大的声音。
8. 旷劫曾蒙祖师印:旷劫意为长久的时间;祖师印指禅宗的传承印记。
9. 穷秋别我欲何言:穷秋即深秋;这句意思是深秋时节与法师告别,不知该说什么。
10. 珍重详师指一弹:珍重是告别的问候语;详师指法师;指一弹意味着法师离开时的轻松心态。
去完善
赏析
《送灵岩法师》是一首描绘僧侣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以战士和谋臣的形象比喻法师,表达了他超然物外、一心向佛的精神风貌。全诗展现了法师在尘世中不为名利所动,潜心研究佛法的风采。而诗人则表达对法师的敬仰与不舍之情,希望他能继续努力修行,为众生带来智慧和光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灵岩法师》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俞充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文化繁荣、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时期。
当时,俞充受到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这三种思想的交融。在与灵岩法师告别时,他将自己的感慨融入诗歌之中,表达了他对法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复杂。金兵南侵,朝廷腐败无能,民生疾苦,这些都给文人墨客带来了深刻的反思。而俞充本人也曾在官场沉浮,深感世态炎凉,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深刻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