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灵旧和尚赞
厚重如山,严冷似铁。
破毗卢印,坐衲僧舌。
泊出灵源,源清流彻。
指矅灵寒,呼顾兔热。
谓此是长灵眼中重著屑,谓此非长灵知君犹未瞥。
是耶非耶,俱为剩说。
真耶,水中捉月。
而今要见这老人,剔起眉毛须辨别。
嘉州在像吃一槌,陕府铁牛流出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文字以其深厚的历史感与独特的形式展现出古人的智慧。其意为:“坚稳如高山,冷硬似钢铁;打破知识传统,唤醒沉睡的智慧。思想的源泉清澈流畅,直指心灵深处。回顾过去的热情与冷峻,展望未来充满希望。有些人觉得这些道理都是琐碎的琐事,有些人却还未能领略其中深意。无论对错,都已是多余的话。真实的东西如同从水中捞起的月亮,难以触及。如今要想见到这位智者,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去分辨。就像四川嘉州的雕像受到了冲击,陕西府的铁牛流出热血一般,改变已悄然发生。”
去完善
释义
1. 厚重如山,严冷似铁:形容长灵旧和尚的品性和形象。这里通过比喻来表达他的稳重、坚定和严肃。
2. 破毗卢印,坐衲僧舌:这是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强调超脱世俗,与禅宗的精神相吻合。
3. 泊出灵源,源清流彻:这句描绘了禅师佛法的深邃和清澈。
4. 指矅灵寒,呼顾兔热:这句诗借用比喻来表现禅宗的高深莫测,同时也强调了其普度众生的热情。
5. 谓此是长灵眼中重著屑,谓此非长灵知君犹未瞥:这句话意为,有些人认为这就是长灵,而有些人则认为不是。这里表现出禅宗主张“平常心是道”的哲学思想。
6. 是耶非耶,俱为剩说:不管如何评判,都是多余的。表达了禅宗不拘泥于形式、崇尚内心顿悟的理念。
7. 真耶,水中捉月:意味着真正的领悟,如同在水中捉摸不定的月亮一样难以捉摸。
8. 而今要见这老人,剔起眉毛须辨别:现在要去了解这位禅师的真面目,需要认真的去辨别。
9. 嘉州在像吃一槌,陕府铁牛流出血:这两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禅师的教诲让人深思,就像铁牛也能流泪一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灵旧和尚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和感悟。诗中的“厚重如山,严冷似铁”描述了长灵旧和尚的形象,他稳重、严肃且坚韧不屈。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隐喻、比喻等手法展现了长灵旧和尚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如“破毗卢印,坐衲僧舌”表现出他的智慧与勇气。“泊出灵源,源清流彻”表达了禅宗所强调的心性本净,而“指矅灵寒,呼顾兔热”则形象地描绘了长灵旧和尚的教诲如同春天的阳光,能够驱散寒意,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和反问,揭示了禅宗教义的真谛——“是耶非耶,俱为剩说。真耶,水中捉月。”表达出禅宗不拘泥于形式,追求内在真实的精神特质。末句则以“嘉州在像吃一槌,陕府铁牛流出血”的意象,强调了禅宗直指人心,打破偶像的观念,让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灵旧和尚赞》是南宋著名诗僧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宗杲已经是一位有经验的僧人,他在佛学领域的造诣颇深,同时对文学也有很高的鉴赏能力。这一时期的南宋正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这使得诗人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他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对长灵旧和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禅宗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
此外,释宗杲生活的时代,南宋的社会文化氛围较为浓厚,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歌创作,探讨人生哲理。在这种背景下,释宗杲的诗歌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同时,禅宗佛教在当时的思想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释宗杲本人。因此,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对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