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蝶恋花

标题包含
蝶恋花
春入花梢红欲半。 水外绿杨,掩映笙歌院。 霁日迟迟风扇暖。 天光上下青浮岸。 归去画楼烟暝晚。 步拾梅英,点缀宫妆面。 美目碧长眉翠浅。 消魂正值回头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道(1093年-1167年),字彦立,号相山居士,安徽滁州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历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尚书左丞等职。 王之道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日轻抚花朵,红花欲落满地,江畔的水生植物和远处响起的音乐交织着,阳光明媚的日子,徐徐清风吹来温暖的气息。阳光从天际洒下,碧波在岸边荡漾。离去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烟雾缭绕的楼阁渐行渐远。在归途上拾起了梅花,细巧的花瓣就像点缀在美女的面庞一样美丽。她眼睛明亮如碧水,眉毛淡翠如画,让人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去完善
释义
1. 春入花梢红欲半:春天来临,花朵开放,红色的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花梢,花朵的末端;红欲半,指红色的花朵一半含苞待放,一半已完全盛开。 2. 水外绿杨,掩映笙歌院:河边的柳树绿意盎然,与笙歌院相映成趣。水外,河边;绿杨,新生的柳树;掩映,遮掩并衬托;笙歌院,演奏音乐的院落。 3. 霁日迟迟风扇暖:雨过天晴,阳光逐渐温暖起来。霁日,雨后初晴的日子;迟迟,慢慢地;风扇,风吹过扇子产生凉爽的感觉。 4. 天光上下青浮岸:天空的光明和水面反射的波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天光,天空的光明;上下,从下到上;青浮岸,水面反射的波光与岸边景色交融在一起。 5. 归去画楼烟暝晚:傍晚时分,烟雾笼罩的画楼逐渐消失在视线中。归去,离开;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烟暝晚,烟雾弥漫的傍晚景象。 6. 步拾梅英,点缀宫妆面:沿着小径漫步,捡起掉落的梅花,用它来装扮自己的容颜。步拾,行走时拾取;梅英,掉落的花瓣;点缀,装扮;宫妆面,古代宫廷女子妆容。 7. 美目碧长眉翠浅: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弯曲细腻。美目,明亮的眼睛;碧长,绿色的眼眸;眉翠浅,眉毛颜色翠绿且线条柔美。 8. 消魂正值回头看:佳人回头的一瞬间,让人陶醉不已。消魂,因极度兴奋而难以自持的状态;正值,正在;回头看,回头注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色彩鲜明且强烈,开篇就以“春入花梢红欲半”写出了春天的生动和活泼,接下来的“水外绿杨,掩映笙歌院”,是明媚的春光与水边的景色相互映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息。接着,“霁日迟迟风扇暖。天光上下青浮岸”,写的是春日晴天时的情景,光线柔和,微风拂面,天空和水面都呈现出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景象。 下阕中,“归去画楼烟暝晚。步拾梅英,点缀宫妆面”,描述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的画楼上漫步,偶然捡起梅花的花瓣,并将它放在自己的妆容上,体现出词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最后两句,“美目碧长眉翠浅。消魂正值回头看”,则是以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并表达了词人在欣赏这样美景时的陶醉和激动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色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春意盎然、风光宜人的美丽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是南宋词人王之道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7年,即南宋绍兴十七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王朝偏安江南,社会相对稳定,但在文化、政治等方面仍受到北方金朝的压力。 在创作这首词时,王之道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任官员,但因直言进谏触怒了权臣秦桧而被罢官。此后,他在民间度过了漫长的流放生涯。尽管生活艰苦,但他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在《蝶恋花》一词中,王之道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蝴蝶飞舞的美景,借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既体现了王之道的才情,也反映出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