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潮水退去的夜晚,江面上映着西斜的月光,远处两三点灯火闪烁,那里便是瓜洲了。

去完善
释义
潮落:指潮水退去;斜月:月亮西斜;瓜洲:地名,位于长江北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江夜图景。首句点明地点和情境,"金陵津渡小山楼"为全诗定下了空间基调,一个"愁"字则奠定了情感基调。次句通过描写潮落、夜江、斜月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远的氛围。最后两句“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视线拉向远方,通过对瓜洲灯火的遥望,寄托了行旅之人的思乡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诗精炼含蓄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金陵渡》是唐朝诗人张祜的一首描绘金陵渡口夜景的诗。此诗约作于公元843年左右。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期,朝政腐败,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张祜的生平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他在年轻时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的从事,后因触怒权贵而被贬为下邳丞。此后,他游历四方,结交文人墨客,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并在他们的推荐下被任命为金吾卫录事参军。然而,他因直言不讳,再次得罪权贵,最终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而金陵渡作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更是见证了无数离愁别绪和世事无常。张祜在这首《题金陵渡》中,通过对金陵渡口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慨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