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旦有芝生于小厅之南楹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联络其上观者叹息以为祥异因作三小诗 其二
品汇皆从化育成,无根神草为谁生。
吾皇茂德参天地,好向甘泉植九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所有的品类都通过化育形成,没有根基的神草为了谁而生长。我们英明的皇帝拥有与天地并高的美德,应该在甘泉之地广泛种植它们。
去完善
释义
品汇:指众多事物;
化育:自然界生成万物的过程;
无根神草:灵芝的别称;
吾皇:皇帝尊号,这里指的是宋徽宗赵佶;
茂德:美德;
甘泉:甘泉宫,古代宫殿名称;
九重:古人认为天有九重,这里指代皇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六月灵芝生长的小景为契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和祝愿。首句"品汇皆从化育成"意为万物皆由化育而成,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第二句"无根神草为谁生"则描述了灵芝生长的奇特景象,引发人们对生命起源的思考;第三句"吾皇茂德参天地"表达了对皇帝的赞誉,认为他的德行可以感天动地;最后一句"好向甘泉植九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皇帝能在皇宫中种植灵芝的美好愿望。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怀,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传达了对国家的美好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月旦有芝生于小厅之南楹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联络其上观者叹息以为祥异因作三小诗 其二》这首诗是由宋朝文人华镇创作的。华镇出生于宋代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他本人也深得家学熏陶,尤其擅长文学、史学以及经世致用之学。然而在那个时代,他并未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直至晚年才获得一官半职。因此,他的心态深受现实所累,既满怀壮志又满腹牢骚。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繁荣昌盛的文化阶段,诗歌艺术空前发展,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时,这个时代也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社会现象及人生哲理思考的高峰期,很多诗人在此期间通过创作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镇在自己家中看到奇异的灵芝生长现象,引发了深深的思考。诗人将此现象视为一种祥瑞,是对自己多年来勤奋好学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借此感慨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他用这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