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宫与赵达夫鲜于枢联句二首
湖光漠漠水禽飞,堤柳斜斜带夕晖。
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
巾子峰头舣钓船,初阳台上坐鸣弦。
出云高树明残日,过雨苍苔泣细泉。
绝俗谁能继高躅,凌云我欲学飞仙。
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面宽广的水鸟飞翔,河岸边的柳树在夕阳下摇曳生姿。
二月的江南阳光明媚,初阳台上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巾子峰的顶端停泊着钓鱼船,初阳台上响起悠扬的琴声。
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树梢,雨水滋润过的青苔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谁能继承这超凡脱俗的气质,我渴望像仙人一样翱翔在天际。
回到家乡担心被乡亲认出来,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
去完善
释义
1. 湖光漠漠:指湖水广阔无边的景象。漠漠,无边无际的样子。
2. 水禽飞:在水中栖息的水鸟飞翔的情景。
3. 堤柳斜斜:形容柳树在堤坝上的姿态,枝条斜向水面伸展。
4. 带夕晖:带着夕阳的余晖。
5. 二月江南:农历二月时的江南地区。
6. 好天气:晴朗明媚的天气。
7. 初阳台:杭州的一处景点,位于西湖凤凰山麓。
8. 惬春衣:穿着舒适的春装。惬,舒适。
9. 巾子峰: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座山峰,海拔约150米。
10. 舣钓船:泊船垂钓。舣,停泊。
11. 坐鸣弦:坐着弹奏琴弦。这里指在阳台上弹琴。
12. 出云高树:指从云层中升起的树木。
13. 明残日:照亮了将落的太阳。
14. 过雨苍苔:经过雨水滋润的青苔。
15. 泣细泉:细小的泉水流淌的声音。
16. 绝俗:超脱世俗。
17. 高躅:高尚的行迹。
18. 凌云:直冲云霄。
19. 学飞仙:学习飞翔的仙人。
20. 化鹤归来:化身为鹤重返故乡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示离家多年后的回乡。
21. 乡人:家乡的人。
22. 知几年:知道离家已经多少年了。
去完善
赏析
这两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江南水乡美景的愉快经历。第一首诗中,湖面波光粼粼,水鸟飞翔,河堤上的柳树在夕阳下投下斜长的影子。春天里的江南风光迷人,诗人在初阳台穿着春装,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第二首诗则描述了诗人和友人在巾子峰上停泊钓鱼船,坐在初阳台上弹奏鸣弦,远处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春雨过后,苍翠的苔藓上流淌着细细的泉水。诗人感叹能够远离尘俗的人们如何继承高尚的品质,他希望自己能像仙人一样翱翔天空。最后诗人设想自己回到家乡,化为仙鹤归来,引起人们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诗人白珽创作了这首《玉清宫与赵达夫鲜于枢联句二首》。此时,元朝正逐渐步入盛世,诗人在历经宋末战乱后,见证了国家中兴的繁荣景象。
白珽少年时期便才华横溢,但因战乱而隐逸民间,直至元大德年间才崭露头角。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既有战乱之苦,也有学问之深。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的诗作独具一格,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人生感慨。
在元朝初期,蒙古族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其中包括对汉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得以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下抒发情感、交流思想,从而推动了元代文学的发展。白珽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其作品充分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