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七

标题包含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七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 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 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 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 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国的秋天并不悲伤,但我却身处异乡。 看不见那鲜红的枫叶,只可怜那金黄的菊花。 燕子宛如客人般清扫痕迹,斜飞的雁群排成了队形。 梦中的忧愁无边无际,那是潇湘一带的地方。 潇湘连着洞庭湖,哪里是我的故乡东阳?
去完善
释义
1.南方:地理名词,指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秋不悲:秋天的景象并不令人悲伤。 3.奈:如何,表无奈的语气。 4.异乡:其他的地方,与出生地或故乡相异之处。 5.不见:无法看到。 6.枫叶丹:枫叶的红叶。丹,红色。 7.但:只,表示转折关系。 8.怜:同情,喜爱。 9.菊花黄:黄色的菊花。 10.扫迹:形容燕子飞行时所经之处的痕迹。 11.燕:燕子,候鸟。 12.斜书:歪斜地书写。这里指大雁飞行时的排列形状。 13.成行:排成队列。 14.梦:梦境。 15.清愁:淡淡的忧愁。 16.阔:宽广大度。 17.云此:由此看来。 18.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均源出中国湖南省。 19.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 20.东阳:地名,今浙江金华一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浓郁的思乡之情为主题,从各个角度描绘了诗人在异地度过的秋天,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诗人首先表达了在南方地区秋天的感受,虽然秋天本身并不使人感到悲伤,但由于自己身处异乡,无法见到故乡的风景,从而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忧伤。接下来,他通过“不见枫叶丹”和“但怜菊花黄”这两个细节,表达了对自己不能亲眼目睹故乡秋天美景的遗憾之情。同时,“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两句则运用了对仗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燕子、大雁这些候鸟迁徙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梦境作为情感的寄托,想象自己回到了遥远的潇湘之地,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刚中的《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七》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诗人作为文人官僚,在国家政治、军事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对故土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在深秋时分,登高望远,看到云雾笼罩在远方的宫阙,不禁思念起故乡。这种情感体现在“望阙云遮眼”一句中,表达了诗人渴望见到故乡却又因距离遥远而难以实现的无奈心情。同时,诗人以“思乡雨滴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牵挂,抒发了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