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标题包含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yyq780508
去完善

译文
即便在南方荒蛮之地历经九死一生,我也毫无怨恨,因为这次远游所见奇景,堪称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经历。
yyq780508
去完善
释义
鲁叟:指孔子;乘桴:乘坐木筏,《论语》中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轩辕:黄帝。
yyq780508
去完善
赏析
开篇描绘渡海时的天气变化,从风雨到放晴,暗示心境的转变。中间两联由眼前景引发历史联想,将个人际遇与圣贤情怀相融合,展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结尾处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虽遭贬谪却依然旷达的心境。 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尤其是最后两句,将苦难化作审美体验,彰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境界。这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正是苏轼诗歌最动人的特质。
yyq78050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彼时苏轼正处在其人生暮年。因政敌的迫害,他被贬至海南儋州多年。在遇赦北归途中,六月二十日夜渡琼州海峡时,面对浩瀚大海与苍茫夜色,诗人内心百感交集而作此诗。此时的苏轼历经磨难,却依旧旷达乐观,将自身坎坷遭遇融入对宇宙自然的感悟之中,既有对往昔艰难岁月的释然,又有对眼前壮阔景象的赞叹,充分展现出其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
yyq78050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