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晚望
水面无波千里镜,日斜倒影一溪红。
渔舟不动飞鸟急,淡淡碧烟苹末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宽广的水面上没有一丝波纹,如同一面千里的镜子;夕阳斜照在水面上,映出一片红色的光影。渔船静静地停在那里,只有鸟儿在飞翔;淡淡的青烟从水草的末端升起,随着微风飘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章江:古水名,位于今江西境内。
2. 晚望:在傍晚时分眺望。
3. 水面无波:形容湖面平静如镜。
4. 千里镜:指水面平滑如镜,可以映照出千里的景物。
5. 日斜:太阳西斜。
6. 倒影:物体的影像倒立地映在水面上。
7. 一溪红:指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使溪水变得一片红色。
8. 渔舟:渔船。
9. 不动:不移动。
10. 飞鸟急:形容飞鸟快速飞行。
11. 淡淡碧烟:形容轻轻的青烟。
12. 苹末风:从草丛间吹来的微风。
去完善
赏析
《章江晚望》徐俯这首五言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风景画。首句“水面无波千里镜”中的“千里镜”暗示了水面的平静和宽阔,仿佛是一面镜子,映射出远方的景象。而“日斜倒影一溪红”则通过夕阳下的倒影,为画面增添了暖色调,使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富有活力。
接着,“渔舟不动飞鸟急”一句将画面的动静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静态的渔舟与动态的飞鸟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安宁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一句“淡淡碧烟苹末风”则通过描绘萍末吹来的微风,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清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草木清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腻的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宁静、和谐的生活图景,给读者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章江晚望》是南宋诗人徐俯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7年,当时正值南宋初期,金国入侵中原,战乱频繁。徐俯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寄情山水的诗作,体现了他内心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徐俯在这一年之前因故辞官回乡,开始过上了隐逸的生活。他的家乡位于江西章江地区,那里山水秀美,风景如画。徐俯在这一时期广泛结交文人士大夫,经常与他们一同游山玩水,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
在同一时期,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国土沦丧,百姓疾苦。而徐俯则选择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避世隐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山水之中。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味,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志士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