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心画诗

标题包含
书心画诗
书法从中得,难将笔下寻。 欲知神合处,始悟画由心。 篆隶秦非古,真行晋迄今。 奇踪存翰墨,妙意本胸襟。 雄徤猊飜石,骞腾鸟出林。 古人求笔正,八法响随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书法的技巧源于其中,却难以在笔墨中探寻。 要想了解其中的神韵所在,才能领悟到画作源自内心。 篆书和隶书并非最早的古文字,楷书和行书从晋朝流传至今。 书画中的奇妙踪迹留存于翰墨之中,美妙的意境源于作者的心胸。 书写时字形犹如狻猊翻石,笔画流畅如同飞鸟穿梭丛林。 古代人追求书法的正统,八种笔法伴随着声音而生成。
去完善
释义
1. 书心画诗:陈渊所作的这首诗。 2. 中:指书法的根源或精髓。 3. 难将:难以用言语描述清楚。 4. 神合处:指书法家与笔下的字达到心灵契合的境界。 5. 始悟:开始明白。 6. 画由心:绘画作品源于作者内心的表达。 7. 篆隶秦非古:秦朝的篆书和隶书已不属于远古时代。 8. 真行晋迄今:楷书和行书从东晋时期流传至今。 9. 奇踪:奇特非凡的艺术造诣。 10. 翰墨:原指毛笔,这里代指书法。 11. 妙意:微妙的意境。 12. 本胸襟:源自作者的内心世界。 13. 雄健:形容书法作品刚劲有力。 14. 猊飜石:形容笔画灵动犹如狻猊翻跃于石上。 15. 骞腾:形容字体飞动奔放如鸟儿腾飞出树林。 16. 古人求笔正:古人追求笔法纯正。 17. 八法:指写字时运笔的八种技法。 18. 响随音:强调掌握书法技艺的关键在于倾听内在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书心画诗》是宋朝诗人陈渊的一首以书法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这首诗以“书法”为线索,探讨了书画创作的深层内涵和艺术精神。全诗结构紧凑,寓意深远,展示了一派匠心独运的画卷。 首联“书法从中得,难将笔下寻。”点明了书法的创作并非简单的笔墨技巧,而是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观察世界,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 颔联“欲知神合处,始悟画由心。”表达了只有用心感悟,与画作中的灵魂相契合,才能真正理解绘画的真谛。强调了艺术创作中主观情感的重要性。 颈联“篆隶秦非古,真行晋迄今。”叙述了书法历史上的演变历程,并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阐述了书法的发展规律。诗人指出,书法作品应该既体现传统,又具有时代感。 尾联“雄徤猊飜石,骞腾鸟出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书法作品的雄健气势,以及自由奔放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古人求笔正,八法响随音。”则道出了书法家的匠心独具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心画诗》是南宋诗人陈渊创作的一首描绘内心世界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如金国的入侵、南宋的建立等。这些事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陈渊,字知默,号默堂,福建长乐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成年后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尽管如此,陈渊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学者。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关注社会现实为主。 在创作《书心画诗》时,陈渊正身处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金国入侵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朝廷内外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严重。作为一名知识分子,陈渊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在这首诗中,他以书法艺术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内心的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