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其五

标题包含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其五
雨余东北望银屏,一带寒山映骨清。 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道(1093年-1167年),字彦立,号相山居士,安徽滁州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历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尚书左丞等职。 王之道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下雨过后在东北方向眺望那银色的屏风,一片寒冷的山水显得格外清晰。谁能说秋风真的能改变万物呢?它让枫树的叶子变红,也显示出几分情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雨余:雨后。 2. 东北望银屏:指远望东北方向的美景。银屏,此处借指美好的景色。 3. 一带寒山:一片寒冷的山脉。 4. 映骨清:形容景色使人内心清净。 5. 西风:指秋天的风。 6. 换物:改变万物。 7. 染红枫树:使枫叶变红。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景色,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雨余东北望银屏”一句描述了雨后放晴的天空,云雾散尽,视野开阔,诗人的目光投向东北方向的美景。接下来的“一带寒山映骨清”则是具体描绘自然景色:在秋天萧瑟的氛围中,寒冷的群山呈现在眼前,彰显了诗人孤寂的心境。 紧接着的“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则抒发了诗人对秋色的感慨。虽然秋风让万物改变容颜,但枫叶却变得更为鲜艳。这体现了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神奇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崇敬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其五》是南宋诗人王之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9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这一年,王之道担任秀州(今浙江嘉兴)通判,期间与弟弟子厚共同登上魏文振亭园,并写下了这组诗篇。 在这个时期,王之道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两次因直言不讳而触怒权贵,被贬谪至边远地区。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出任秀州通判期间,他积极推动地方治理,关注民生,展现了他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 在南宋时期,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对外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然而,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王之道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其五》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