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晚晴书事

标题包含
和晚晴书事
圆荷贴水翠钱稀,风掠余花片片飞。 细雨有情容易歇,青春无系等闲归。 楼头晚鼓牵声远,海上云山乱点微。 坐喜民田见丰兆,幅巾谈笑对残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骧(1038年-1104年),字子骏,号经纶居士,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韦骧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圆圆的荷叶紧贴水面,翠绿的莲蓬稀少可见;微风掠过,剩下的花瓣一片片飘落。 温柔的细雨多情而短暂,青春易逝宛如随意飘散。 楼上传来的晚鼓声逐渐远去,海上的云山倒影在微波中摇曳。 欣喜于民间丰收的景象,披着方巾,谈笑间面对夕阳的余晖。
去完善
释义
1. 圆荷贴水翠钱稀:"圆荷"指的是荷叶;"贴水"表示荷叶紧挨水面;"翠钱稀"指荷叶上露珠稀少。 2. 风掠余花片片飞:"掠"意为吹过;"余花"指飘落的花朵;"片片飞"描绘了花朵随风飘落的景象。 3. 细雨有情容易歇:"有情"意味着细雨知人意;"容易歇"意味着雨停歇得迅速。 4. 青春无系等闲归:"青春"借指春天;"无系"表示时间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等闲归"意味着春天的消逝似乎毫不费力。 5. 楼头晚鼓牵声远:"楼头"表示高楼之上;"晚鼓"是古代报时方式之一,晚上敲鼓以示时辰;"牵声远"描绘出晚鼓声音传得很远的情景。 6. 海上云山乱点微:"海上"指海边;"云山"指云雾缭绕的山景;"乱点微"形容云山在朦胧中的美景。 7. 坐喜民田见丰兆:"坐喜"表示闲暇时的喜悦;"丰兆"是指丰收的迹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见到庄稼丰收的景象而心生喜悦之情。 8. 幅巾谈笑对残晖:"幅巾"指头巾;"谈笑"表现诗人的轻松愉快;"残晖"指夕阳的余晖;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诗中的“圆荷贴水翠钱稀”表现了荷叶贴在水面上的景象,同时也暗示出春天的来临。而“风掠余花片片飞”则表达了春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的美丽画面。“细雨有情容易歇”写出了春雨的温柔,似乎在表达对人们的关爱。“青春无系等闲归”则表达了时光的流逝,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接下来的两句“楼头晚鼓牵声远,海上云山乱点微”则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展示了诗人的视野开阔。最后两句“坐喜民田见丰兆,幅巾谈笑对残晖”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晚晴书事》是宋代诗人韦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时间:公元1094年(北宋哲宗元祐九年) 在这段时间里,韦骧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在早年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官场,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然而,随着政治斗争的加剧,他因直言敢谏而遭到排挤,一度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关注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在韦骧生活的时代,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然而,同时期的政治斗争也十分激烈,士人阶层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韦骧的诗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