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超化云山

标题包含
超化云山
入门松作径,步步接秋阴。 山带孤城起,云归古殿深。 隔池闻鹤唳,倚树看僧吟。 笑指煎茶处,青烟出竹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前松树形成小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山势渐渐突起,环绕着孤独的古城,云雾缭绕在古老的宫殿深处。 隔着水池听到仙鹤的叫声,倚靠着树木观看僧人吟诵经文。 微笑着指向煮茶的所在,那里有青烟从竹林中升起。
去完善
释义
1. 入门:进入寺院门内。 2. 松作径:松树形成了道路。 3. 秋阴:秋天的阴天。 4. 山带孤城起:云雾缭绕的山脉与孤城相连。 5. 古殿:古老的庙宇。 6. 隔池:隔着水池。 7. 鹤唳:鹤的鸣叫。 8. 倚树看僧吟:靠在树下观看僧人吟唱。 9. 煎茶:煮茶。 10. 青烟出竹林:煮茶的炊烟从竹林中升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首联以“入门松作径,步步接秋阴”引入,松树作为进入山门的路径,使人步步踏入秋天的阴暗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山带孤城起,云归古殿深”中,山与孤城相连,云雾在古殿深处回荡,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精细观察和巧妙融合。 颈联“隔池闻鹤唳,倚树看僧吟”中,诗人在水边的亭子里听到了鹤的叫声,在树下看到僧人的诵经声,这种宁静的画面增强了诗境的深远意境。而尾联“笑指煎茶处,青烟出竹林”则描述了诗人在品茗时的悠闲心境,通过“青烟出竹林”的细节描绘,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清丽的语言、深远的意境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把握,展现了一幅超然尘世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逸之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超化云山》是宋朝诗人沈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超化云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创作背景如下: 1. 诗词的创作时间:沈说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大多创作于这一时期。 2. 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沈说曾任工部员外郎、屯田郎中等职,后因故辞官回乡。他在乡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经常游山玩水,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 3. 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北宋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沈说所处的时代,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沈说并未积极参与这些变革,而是选择了在田园生活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