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翠带千条蘸碧流。
多情不解系行舟。
章台惜别恨悠悠。
湿雨伤春眉黛敛,倚风无力舞腰柔。
丝丝烟缕织离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条翠绿的丝带轻轻蘸入碧绿的水流之中。
多情的女子不了解如何系紧行驶的小船。
在章台街(古代的繁华街道)上,离别的怨恨悠然而生。
湿润的春雨使春天的眉毛和黛色收敛,倚着微风,她的舞姿柔美无力。
那丝丝缕缕的烟雾般的情绪交织出离别的哀愁。
去完善
释义
翠带:绿色的衣带。
千条:指数量多。
蘸:浸染、沾上。
碧流:碧绿的水流。
解:理解、明白。
系:把...拴住。
行舟:行驶中的船。
章台:指的是古代战国时秦国宫殿的名字,此处借指宫殿或富贵人家。
惜别:舍不得分别。
恨:情绪上的不满或失落感。
悠悠:长久或遥远的样子。
湿雨:湿润的雨水。
伤春:指因春天即将结束而伤感。
眉黛:画眉的颜料,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
敛:收起、缩回。
倚风:靠在风中。
无力:没有力量。
舞腰:舞动着的腰部。
柔:柔软、柔和。
丝丝:一丝丝的。
烟缕:烟雾般的细丝。
织:编织、构成。
离愁:离别的哀愁。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曹冠的一首描绘离别情感的佳作。上阕写景:翠带千条蘸碧流,意指垂柳轻柔的枝条如同绿色的丝带般点缀在河面上。接下来说“多情不解系行舟”,表达了垂柳的多情却无法将离去的船儿挽留住的情感。而下句“章台惜别恨悠悠”则点明主题,作者借以传达人们在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之情。
下阕进一步抒情:“湿雨伤春眉黛敛”,描述了春雨湿漉的画面和人物在春天的离别时蹙眉的忧伤;而“倚风无力舞腰柔”则是通过柔弱的身体姿态展示出主人公伤感的内心世界。尾句“丝丝烟缕织离愁”以烟缕比喻离愁,传达了离别情感如同烟雾一般,丝丝缠绕心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词人曹冠。曹冠生活在南宋时期,此时国家局势紧张,战争频繁。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大多以忧国忧民为主题进行创作,词人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
曹冠在这首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情画,展示了江南地区美丽而宁静的自然风光。然而在这样美丽的画卷背后,隐藏的是他对于时局的不满和忧虑。
在曹冠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人的侵略之下,国家动荡不安。他虽然身为文臣,却心怀壮志,希望为国家出一份力。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使得曹冠满怀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这种矛盾的心情在他的词作中得到了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