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海棠
撩乱蒙笼黯淡中,海棠收叶尚藏红。
燕支肯负匀粧浅,翡翠何贪剪刻工。
酒病未苏还懊恼,春愁才解易怔忡。
流芳催得年华老,又见啼鶑转小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纷扰复杂的环境中,海棠的叶子已经凋落,但仍然藏着一抹红色。燕脂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女子均匀的妆容;翡翠鸟在树枝上剪切着时光,贪婪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景致。微醺未醒的我仍感到烦恼,春天的忧愁刚解开却又陷入了惆怅。岁月匆匆催人老,耳边又传来黄莺的婉转歌声。
去完善
释义
1. 撩乱:指纷繁杂乱的景象或思绪。
2. 蒙笼:形容树木枝叶茂密的样子。
3. 黯淡:光线昏暗;不鲜艳。
4. 海棠:一种常绿灌木,花红色或白色,可供观赏。
5. 燕支:指海棠花。
6. 匀粧浅:指花瓣分布均匀,颜色淡雅。
7. 翡翠:此处借指绿叶。
8. 剪刻工:指绿叶的细致纹理。
9. 酒病:醉酒引起的身体不适。
10. 春愁:春天的忧愁情绪。
11. 怔忡:形容心神不定、忐忑不安的状态。
12. 流芳:指花香随风飘散。
13. 啼鶑:鸣叫的黄莺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海棠为题材,通过描绘其外形、色彩和周围环境,传达出诗人的感慨和思绪。首联描述了海棠在朦胧暗淡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即使叶子凋落,仍能展现出鲜红的色彩。颔联则以“燕支”和“翡翠”作为比喻,表现了海棠的艳丽与精致,同时也暗示了其高雅的品质。颈联则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情感,酒病未消,春愁未解,使人感到惆怅不已。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看到海棠年复一年的绽放所带来的喜悦与叹息。整体来看,这首诗歌借海棠之美,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海棠》是南宋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以下是关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
公元1150年,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韩淲创作了这首《咏海棠》。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
在个人经历方面,韩淲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韩元吉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韩淲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就,主要是在地方担任一些文职官员。这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在这个时期,南宋的诗坛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苏轼、辛弃疾这样的豪放派诗人,也有陆游、杨万里这样的婉约派诗人。韩淲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受到了这些前辈诗人的影响,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之气,又有婉约之情。
《咏海棠》这首诗正是韩淲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