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言
君子言欲艰,出口终身惧。
众人易由言,朝出暮已渝。
言之于一身,譬若户藉枢。
尔枢苟不慎,彼户将谁扶。
不重一语言,是轻六尺躯。
志言要有成,不成陷半涂。
耻言在克悛,不悛行卒污。
今吾观众人,一言异朝晡。
尔志既可见,尔耻复若无。
行将小人归,呜呼尔非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君子的言语要谨慎,说出的话要担着一辈子的责任。众人容易因为言辞而改变,早上说过的话晚上就可能变了。一个人的言辞就像房子的枢纽,如果自己不谨慎,别人怎么能帮你扶持门户呢?不应该轻视每一次的言辞,这相当于看轻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说话要有一定的目标,如果没有达成,就如同在半路上跌了一跤。以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为荣,如果不改那么行为最终会变得更加恶劣。现在我看众人,早晨和晚上的说法都不一样。你的决心和志向可见一斑,然而你的羞耻心却似乎不存在。就快回到小人的行列了,唉,你真不是个男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诫言:告诫之言,用以劝诫人们谨慎言行。
2. 强至:宋朝文人,生平不详。
3. 艰:艰难,谨慎。
4. 由言:轻易说话。
5. 朝出暮已渝:早晨说出的诺言晚上就改变。
6. 户籍枢:比喻关键的门户。
7. 扶:扶持,维持。
8. 重:重视,慎重。
9. 成:成功,实现。
10. 克悛:改正过错。
11. 异朝晡:早晚不同。
12. 可见:显而易见。
13. 复若:又好像。
14. 小人归:成为小人。
去完善
赏析
《诫言》这首古诗,劝诫人们要谨慎言语,因为语言的力量就像门户的枢纽一样重要。如果说话不小心,就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要有志向和决心,不要轻易说出做不到的话。如果不改正错误,言行会渐渐变得堕落。诗人看到许多人说一套做一套,认为他们失去了羞耻心。这首诗告诫我们要重视自己的言论,坚持信念,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诫言》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强至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多重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社会风气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观念的培育,所以强至写下了这首具有告诫性质的诗歌。
在创作《诫言》时,强至的人生际遇正是他步入中年,成为了一名有德行的官员,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此时的他深感社会风气的日趋败坏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日渐薄弱,因此决定通过自己的笔力来劝诫世人要谨守礼仪和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北宋时期的社会正经历着由盛转衰的过程。宋真宗、仁宗年间虽然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党争激烈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强至以《诫言》来呼吁人们恪守君子之道,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希望以此挽回世风日下的局面。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