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数珠歌

标题包含
数珠歌
如是数珠祇一颗,离垢摩尼光不破。 佛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这个。 未了人,休将过,成佛人希念佛多。 却将妄念数如麻,念来年久却成魔。 假慈悲,当什么,顺时吉,逆时祸。 行住坐卧似风牵,诳谤佛法如行货。 木槵子,麻穿过,假名一百单八个。 和酒和肉耀心光,谁觉死来连汝堕。 心念肉,口波波,业识如是怎奈何。 灵府未清徒念佛,身心浄土自弥陀。 旃檀成,来惠我,拈起连天笑一和。 自家不比这般人,黄叶止啼元是我。 聪明人,犹较可,二乘闻说心如火。 几百劫中用数珠,今日教人都诀破。 善男子,不恁么,法无断灭言无过。 一人道假百千虚,何不学西来达磨。 不立文字无唱和,寂灭光中神护佐。 九年面壁没人知,直指人心少林坐。 雪齐腰,割臂堕,犹自惺惺不放过。 征诘神光勿得心,忽然解悟方担荷。 报参玄,休懡㦬,决择身心是什么。 虚空何物可相当,体得一如闲打坐。 十方诸佛念珠同,法界圆明无两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印肃,俗名李通玄,字印肃,唐朝时期著名的高僧。他出生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享年133岁。 释印肃少年时曾攻读儒学,后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参禅悟道。他在长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数珠本是一颗,无论沾染多少尘埃,其光芒依旧灿烂不息。佛在刹那里传法,在众生间宣讲,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都在传达这一个真理。未曾明了的人,不要轻易放过自己的过错,成佛之难更需常常念佛。然而杂念如同乱麻,长久如此终会化为恶魔。假的慈悲又能算什么?顺时应势是吉祥,违背天时则招致灾祸。无论行住坐卧都像是被风吹拂,诽谤佛法就像是在贩卖假货。木槵子的孔洞可以穿线,麻绳有108个结点。美酒佳肴也可以照亮内心,但若不能觉悟生死轮回,你也必将坠入轮回。心中想着美食,口中却不自觉地赞美,这样的业障又如何能够奈何?你的心灵没有得到净化,仅仅依赖念佛又怎能到达净土呢? 想要得到真经,须得真心诚意,才能从天空中拈起一朵微笑。不用模仿别人,那只是安慰自己。聪明人在听闻佛法时也会受到启发,就像炉火一样热烈。修行者在数百劫中不断使用数珠,如今却全都舍弃。真正的善男子们不会追求虚无,因为佛法并无断绝消亡,言语也没有什么过错。有人传播假法误导众人,为何不学习达摩祖师西来的正法?不要执着于文字,也不要互相唱和,在无边的寂静光芒中,有神明守护着。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中静思九年,虽然无人理解他,但他始终如一。即使大雪埋身,甚至割破手臂坠入深渊,他也不肯放过任何一次觉醒的机会。禅定中请不要追求神通,只有突然间的领悟才是真正的领悟。如果想参与这深奥的佛法讨论,就不要再感到困惑,要下决心去探索身心的究竟。虚空是无形无相的,你可以试着去体会它,在一切皆空的状态下静静地打坐。十方诸佛的念珠都是一样的,整个法界都是圆满光明的。
去完善
释义
1. 如是:像这样,如此。 2. 祇:只,仅。 3. 离垢摩尼:佛教术语,比喻洁净无瑕的宝珠。 4.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5. 人希:稀少的人。 6. 却将:反而让。 7. 诳谤:欺骗诽谤。 8. 木槵子:菩提树种子,常用于制作念珠。 9. 和酒和肉:指带着世俗的欲望。 10. 耀心光:使内心光明闪耀。 11. 业识:佛教术语,指人的种种善恶行为形成的意识。 12. 灵府:心灵深处。 13. 旃檀:香木,这里指僧袍。 14. 黄叶止啼:佛教故事,用黄叶哄孩子停止哭泣。 15. 二乘:小乘佛教。 16. 不恁么:不这样。 17. 决择:判断选择。 18. 参玄:参与探讨玄奥的道理。 19. 休懡㦬:不要忧愁。
去完善
赏析
《数珠歌》是宋代高僧释印肃的一首诗歌。诗人以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对佛性的追求、信仰与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的开篇以一颗离垢摩尼珠为引子,寓意禅宗的心印,即“三世诸佛,只说此个”。接下来通过描述人们的过失、妄念以及轻信表面现象,表达了人们对佛法理解的偏差,指出了他们自以为是的慈悲其实只是虚伪的表现。 紧接着,诗人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警惕自己的心性,莫被贪欲、恶行等业障牵引,同时强调只有真正的自我觉醒才能使身心达到净土的状态。 然后,诗人借佛陀拈花微笑的典故以及达摩祖师的理论,进一步揭示出佛法的真谛在于摒弃外在形式的束缚,直指人心,以此达到寂静涅槃的境界。 最后,诗人以山林修行者的虔诚之心以及对生死轮回的理解作为结语,告诫人们要勇于面对内心的真实面目,并始终保持谦逊的心态。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体现了作者对禅宗理念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数珠歌》是唐代诗人释印肃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数珠”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世俗的超越之心。在阅读这首诗的背景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佛教文化繁荣的时期。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参禅悟道,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在这种背景下,释印肃作为一位僧人,也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宗教气息的诗篇。 其次,在诗人释印肃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唐玄宗、肃宗和代宗等皇帝的统治。在这期间,唐朝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安史之乱等严重社会问题。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诗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同时也促使他投身于佛门,寻求内心的平静。 最后,在唐代,佛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禅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流派。释印肃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的诗歌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总之,《数珠歌》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释印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佛学修养,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