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四
露颗零空沍欲冰,风姨收尽晚林声。 金波冷浸山河影,直为高阳酒伴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造(1012年-1067年),字天祚,号刚简,江苏高邮人。北宋官员、文人。 陈造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尚书都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露水逐渐凝结成冰花,吹走了晚风中的树林声响。 金色的月光洒满大地山川,正如美酒相伴高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露颗”指的是露水凝结成的水珠。 2. “零空沍欲冰”中的“沍欲冰”意为气温接近结冰的状态。 3. “风姨”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性神祇,掌管风。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风势渐弱的过程。 4. “金波”是指月光或阳光在水面反射出来的光芒。 5. “高阳酒伴”是一个典故,出自于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高阳”就是指汉朝的高阳侯窦婴,他以善饮而著名。后来,“高阳酒伴”就泛指善于饮酒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与朋友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首句“露颗零空沍欲冰”描述了秋天的露水在寒冷的夜晚凝结成水滴的景象,透露出一丝寒意。接着,“风姨收尽晚林声”中的“风姨”形象地展现了秋风的温柔,她带走了傍晚时分树林里的声音,使夜晚更加宁静。接下来,“金波冷浸山河影”则用“金波”来形容月光,将其比作金色的波浪,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温暖与之前的寒冷形成对比,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这个秋天的夜晚所体验到的温度变化。最后,“直为高阳酒伴明”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一起欣赏美景、畅饮美酒的美好时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陈造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1127-1279年),当时陈造正在浙江一带生活。 陈造的一生历经南宋朝廷的更迭,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但因不满当时朝政腐败而选择辞官归隐。在归隐期间,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这首《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赏木犀八首 其四》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南下,江南地区遭受战乱,百姓生活困苦。然而,陈造所处的浙江一带相对安定,他的生活也相对宽裕。在这种环境下,他常常邀请朋友一起欣赏桂花、品茗论诗,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在这首诗中,陈造描绘了八月十二日夜与友人共赏木犀(即桂花)的美景。通过对桂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