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兰溪晚泊

标题包含
兰溪晚泊
岸岸芦花白,空江多月明。 一帘秋色老,千里暮云平。 寒入霜前韭,香传雨后橙。 烦诗题品看,此酒旧知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芦苇一片雪白,空旷的江面上月光皎洁。 一幅帘幕隔开了秋天的景色,暮色中的云朵在远处显得平静而辽阔。 寒冷在霜降之前侵入韭菜,雨后的橙子散发着香气。 诗人以诗文为品,细看这一景象;这杯酒也有旧时的名气。
去完善
释义
1. 岸岸芦花白:芦花,即芦苇开出的花;岸岸,指岸边。 2. 空江多月明:空江,空旷的江河;月明,明亮的月光。 3. 一帘秋色老:帘,这里是指芦花的景象像窗帘一样垂挂下来;秋色老,秋日的景色变得苍老。 4. 千里暮云平:千里,表示遥远的距离;暮云,傍晚的云彩;平,平静,形容天空中的云朵宁静。 5. 寒入霜前韭:霜前韭,指的是秋季在霜降前生长的韭菜,这里的“寒”是深秋时节的寒冷天气,“入”表示这种寒冷影响到了韭菜。 6. 香传雨后橙:雨后橙,意思是经过雨水滋润后的橙子格外香气四溢。 7. 烦诗题品看:烦,请;题品,评论。 8. 此酒旧知名:旧知名,过去就闻名于世。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兰溪晚泊》描绘了方岳在兰溪岸边停泊时的所见所思。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月夜的美景和心境。首联写江岸的芦花、清澈的江水以及明亮的月光,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颔联则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远处的暮云,传达了岁月流逝、时光荏苒的感慨;颈联则用“寒入霜前韭”与“香传雨后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前者表现了对季节更替、时光流转的敏锐感知,后者则是通过雨后橙香的传达,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一句以“烦诗题品看,此酒旧知名”作结,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表现出作者淡定超脱的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溪晚泊》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理宗时期(公元1225-1264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然而,北方的金朝对南宋的威胁仍然存在。方岳身为文人,虽未直接参与战争,但他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却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方岳在宋理宗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官职,后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忧虑。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在《兰溪晚泊》一诗中,方岳通过对兰溪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孤独、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这首诗虽然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但实质上反映了方岳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