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标题包含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那位佳人慵懒地斜靠在合江楼上,只见江面波光粼粼映入她明澈的眼眸,而远处青翠的山峦却仿佛化作一抹淡淡的哀愁,停留在她的眉间。
去完善
释义
合江楼:位于惠州的一座名楼;水光、山色:分别形容江水清澈和远山秀丽。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春光消逝为主线,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开篇两句点明主题,“九十日春”暗示时间飞逝,“贪忙”则透露出作者对于未能及时享受春光的遗憾。随后通过“三分春色一分愁”的对比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复杂情绪。 下阕转入人生感悟,由春光易逝联想到岁月无情,劝诫自己与友人放下往昔的骄傲,珍惜当下的宁静生活。最后三句借助佳人的形象收束全篇,画面感极强。“水光都眼净”描绘了一种澄澈之美,而“山色总眉愁”则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词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彼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已是人生暮年的东坡居士,历经宦海沉浮、风雨飘摇,心境渐趋旷达又带着几分深邃的惆怅。在岭南这个山水秀美却远离故土的地方,他以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逆境。此词借春日已逝之景,抒发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表达对同命相怜的友人的慰藉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