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浮云遮住了月亮,使得月色朦胧不明,又有谁能牵动长江之水,将天空洗涤得湛蓝清澈呢?
去完善
释义
秋声:秋天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萧萧:形容落叶飘零的声音;城头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或警戒的号角。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韶华”开篇,点明主题——时光的流逝不可阻挡,青春不再复返。上片借景抒情,“西风无赖”一句赋予秋风以人格化特征,强调其冷酷无情,同时暗示人生的漂泊与不定。“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怅惘。
下片继续描写秋夜景色,从听觉角度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秋声带叶萧萧落”形象地描绘了秋风扫落叶的情景,而“莫响城头角”则是词人内心的祈愿,希望外界的喧嚣不要打扰这份宁静。结尾两句由眼前之景引向哲理思考:“浮云遮月”暗喻世事纷扰、真相难辨,而“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则寄托了词人对纯净世界和清明心境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词结构紧凑,情景交融,既展现了词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来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彼时社会渐露颓势,文人内心多有感慨。董士锡正处于人生中对时光流逝极为敏感的阶段,他深感岁月匆匆、韶华易逝。在经历世事变迁与个人沉浮后,某秋日,西风萧瑟,他目睹落叶飘零、浮云蔽月之景,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涌上心头,遂写下此词,借以抒发对时光一去不返的哀叹以及对澄澈明朗之境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