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门谣

标题包含
天门谣
牛诸天门险,限南北七豪雄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软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他出生于一个武官世家,其父贺令仪曾任右班殿直。 贺铸年轻时以文才闻名,但科举考试并不顺利,直到34岁才中进士。历任右班殿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牛渚天门非常险要。 它分隔了南北,七位英雄豪杰各自占据一方。 雾气消散,我们可以与闲适的人一起登高远望。 等待月亮升起,潮水汹涌,波光粼粼。 吹起塞管,演奏新的《阿滥》曲。 风儿轻拂,我们可以清楚地数清楚西边州的更点。
去完善
释义
1. 牛渚: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中的牛渚矶,因其地形险要,被誉为“天堑”。 2. 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这里指代强大的势力。 3. 清雾敛:形容天空晴朗,雾气消散。 4. 闲人:指诗人自己,因为当时他正在休假。 5. 月上潮平波滟滟:形容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6. 塞管轻吹新《阿滥》:塞管,指笛子;新《阿滥》,指曲调名,这里指笛子吹奏的曲子。 7. 风满槛:风从窗棂进入,使栏杆感到满溢。 8. 西州更点:西州,指古代一个地名;更点,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十五点。这里指夜里的时间。
去完善
赏析
《天门谣》是宋代诗人贺铸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天门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天门山的险峻、月夜的美景以及人们的游览活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牛渚天门险”,以牛渚山和天门山为背景,展现了天门山的险峻。牛渚山位于长江南岸,是长江三峡的起点之一,其山势险峻,气势磅礴。天门山则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因其山势陡峭,犹如天门般壮观而得名。这两座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七雄豪占”的场景。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七个强大的国家,这里用来比喻天门山周围的壮丽景色。诗人以七雄豪占的意境,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壮观。 在“清雾敛”一句中,诗人描绘了月光下的宁静景象。清雾收敛,月光洒满大地,使得整个天地都变得明亮起来。这种宁静的夜晚,让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与闲人登览”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闲人的赞美。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这种登览的活动,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放松和愉悦。 在“待月上潮平波滟滟”一句中,诗人描绘了月亮升起后的美景。月亮升起,潮水上涨,波光粼粼,仿佛整个水面都变成了镜子,映照出天空的美丽。这种美景,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最后,诗人以“塞管轻吹新《阿滥》”描绘了人们在游览过程中的娱乐活动。塞管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新《阿滥》则是曲调名。在月光下,人们吹奏着优美的乐曲,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整首《天门谣》以天门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们在游览过程中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和丰富的意境,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门谣》是北宋词人贺铸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00年左右,正值北宋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他出身世家,但家道中落,早年曾任武职,后转为文官。在这首词的创作时期,贺铸正身处官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天门谣》中,贺铸以天门山为背景,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感慨。词人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此外,贺铸的词风独特,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人物,使词意更加丰富。在这首《天门谣》中,他以屈原、贾谊等历史人物为例,表达了对朝廷昏庸无能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总的来说,《天门谣》是贺铸在北宋末年这个特殊历史时期,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