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草
咸阳一火烧天红,重瞳将军帝业空。
欲据彭城作盟主,汉王随手定关中。
垓下楚歌闻太晚,帐前惊起途已穷。
当时楚士尽汉归,只有虞兮心不离。
悲歌泣下计何短,项王去后知属谁。
世传姬死横中道,怨魄悲魂化青草。
年年摇曳舞春风,枝似柳条花似蓼。
罗衣犹自作吴粧,也似美人颜色好。
有人传曲入丝桐,宛转吴音泣帐中。
试将此曲花前奏,花能起舞腰肢弓。
但疑此事史无书,项王溃去姬何如。
只应歌罢王自走,不为虞兮一回首。
死耶禽耶两不知,流传想像寄花枝。
人生变化那可料,蜀王曾化为子规。
楚王剽悍骨肉叛,项伯私汉无亲臣。
范增怒去黥布反,生死相随一妇人。
吕雉前曾入楚军,项羽还之亦有恩。
虞死不怜王土葬,帝王岂为儿女仁。
道人能识此花名,老人为造花枝曲。
我歌此曲花当舞,更使今人泪相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咸阳市上空火光冲天,双瞳重瞳的项羽将军,霸业终成空。
原本想占领彭城号令诸侯,没想到刘邦早已攻占关中。
四面楚歌来得太突然,帐前众将也已陷入绝境。
当时的楚国将领都投降了汉朝,只有虞姬始终忠诚于项羽。
悲歌痛哭了又怎样,霸王离去之后还有谁记得她?
世人相传虞姬死于荒郊,她的灵魂化作春草。
每年春风吹拂,青草摇曳生姿,就像她的美丽容颜。
她的衣裳如同吴地的美女,颜色鲜艳动人。
有乐曲传说来自丝桐,用婉转的吴语在帐中哭泣。
在花儿面前弹奏这首曲子,花儿随着旋律舞蹈,好像虞姬的细腰弯弓。
然而怀疑这些事没有记载,项羽溃败时虞姬怎么样了?
应该只是唱完歌就各自离开,霸王并没有回头看看虞姬。
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流传下来的想象寄托在花朵上。
人生的变化难以预料,蜀王曾经变成了杜鹃鸟。
楚王勇猛却遭亲信背叛,项伯背弃了项羽投靠了刘邦。
范增气急败坏地离去,黥布反叛,生死之间竟然跟随一个女子。
吕雉之前曾被楚军俘虏,项羽放了她也算有情义。
虞姬死后项羽并不心疼,帝王的家国情怀并不是对待儿女情长的仁慈。
道人能够识别这个花的名字,而老人则为她创造了优美的乐曲。
我歌唱这支曲子,花儿就要跳舞,更让人感慨落泪。
去完善
释义
1. 咸阳:古代秦国的首都,今陕西省咸阳市。
2. 重瞳:指项羽。重瞳是眼中有两个瞳孔的罕见现象,古人认为这是帝王之相。
3. 彭城:古代楚国首都,今江苏省徐州市。
4. 汉王:指刘邦。
5. 垓下:古战场,位于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
6. 途已穷:指无路可走,喻指败局已定。
7. 楚士尽汉归:指楚汉相争时,楚国将士纷纷投向汉朝。
8. 虞兮:即虞姬,项羽的爱妾。
9. 罗衣:丝绸做的衣服。
10. 吴妆:指吴地的妆容。
11. 丝桐:指琵琶等弦乐器。
12. 曲:指歌曲。
13. 王自走:指刘邦离开。
14. 蜀王:指刘备。
15.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
16. 吕雉:刘邦的妻子,即吕后。
17. 花枝曲:指关于虞美人草的歌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霸王别姬的古诗,描绘了当年楚汉战争的历史场景。诗人以虞美人草为载体,表达了对于霸王项羽与虞姬之间悲壮爱情故事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霸王项羽英勇作战的场面,以及他与虞姬之间深厚的感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项羽与其他人物的忠诚度,突出了虞姬对项羽的真挚感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虞美人草的描绘,将虞姬的形象融入到植物之中,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情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然后,诗人通过讲述虞姬的死因和历史记载的差异,表达了对虞姬命运的关切和对霸王项羽的同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虞美人草的生长习性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虞姬与霸王项羽之间的深厚感情。
最后,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霸王项羽和虞姬之间感情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虞美人草的歌唱和舞蹈,表达了对于这段感人故事的永恒纪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草》是南宋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289年。舒岳祥,字舜侯,号阆风,浙江宁海人,曾任幕职官,后因战乱隐居乡里。
这首词创作的时间段正处于南宋末年,南宋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家形势危急。这一时期,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也在创作大量爱国诗词,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舒岳祥作为南宋文人,也受到了这种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在舒岳祥的人生际遇方面,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但因战乱被迫回到家乡。这一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他也见证了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和百姓疾苦,这些都成为他创作诗词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