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六月二十八日大雪冯君树堂周君荇农郭君筠仙方以试事困于场屋念此殆非所堪诗以调之

标题包含
六月二十八日大雪冯君树堂周君荇农郭君筠仙方以试事困于场屋念此殆非所堪诗以调之
黑云压城真欲摧,银河倒泻天如筛。我巢仓皇变泽国,嗟尔三子嘻可咍。孔鸾欲争雁鹜食,贪饕岂得逃天灾。矮檐埤危小于盎,拳曲裁足容颈腮。上雨旁风忽冲突,蛰虫有户安能坏。脱屦漂流不可觅,笔床茶臼何有哉。冯君枯坐但闭目,急溜洒面不曾开。周侯仰天得画本,倚墙绝叫添喧豗。郭生耐寒苦索句,饥肠内转鸣春雷。却笑群儿薄心胆,瑟缩啾唧良足哀。丈夫守身要倔强,虽有艰阸无愁猜。我今高卧舒两膝,深檐大栋何恢恢。白日鼾声答雷雨,残滴初歇清梦回。甘眠美食岂非庆,又闻逸乐生祸胎。数君健强齿尚未,正可磨练筋与脢。明朝日晴各转斗,老罴战罢还归来。为君广沽软脚酒,泥污不洗且衔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清朝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中兴名臣”...查看更多
撕葱bb
去完善

译文
乌云密布仿佛要将城市压垮,大雨倾盆如同银河泻落,整个世界就像筛子一样。我的家仓皇变成了水乡泽国,你们三个人的嘻嘻哈哈真是让人嗟叹。高贵的孔雀和凤凰也要和寻常的大雁争夺食物,贪婪怎么能逃避得了自然的惩罚呢?屋檐低矮危险犹如小碗,蜷曲的身体勉强可以容纳脖颈和脸颊。上边的雨水、旁面的狂风突然冲撞过来,即使有门户的虫子也难以抵挡。鞋子已经找不到,笔墨纸砚也都不见了。冯君只是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任急流洒在脸上也没有睁开眼睛。周侯靠着墙大叫,好像得到了一幅杰作。郭生忍受着寒冷,努力地寻找诗句,饥饿的肠胃就像春雷一般轰鸣。看那些小孩胆小瑟缩的样子,实在让人心疼。男子汉应该坚强,虽然有困难和恐惧,但不要忧虑。我现在舒服地躺着伸直双腿,房子高大宽敞,外面雷雨交加,室内鼾声回应,等雨滴刚停,我就清醒过来了。这样的美好时光不是值得庆幸吗?但又听说安逸快乐会产生灾祸。你们几个年轻人牙口还硬朗,正好锻炼你们的筋骨。明天天晴后我们继续拼搏,就像打胜仗的老熊回来一样。为你们准备一些滋补的酒,泥土弄脏了也不洗就喝酒吧。
撕葱bb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黑云压城真欲摧:形容乌云密布,像是要摧毁城墙的景象。 2. 银河倒泻天如筛:描述大雪倾盆而下,天空就像筛子一样。 3. 我巢仓皇变泽国:指房屋被大雪淹没,变成一片泽国。 4. 嗟尔三子嘻可咍:感叹三位朋友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乐观。 5. 孔鸾欲争雁鹜食:比喻想要争夺利益的人们。 6. 矮檐埤危小于盎:描述房屋的檐低而危险,只能容纳头颈。 7. 上雨旁风忽冲突:指雨雪交加,狂风袭来。 8. 蛰虫有户安能坏:即使昆虫有住处也难以抵挡风雨。 9. 脱屦漂流不可觅:鞋子被水冲走无法找回。 10. 笔床茶臼何有哉:书桌和茶具都被雨水打湿无法使用。 11. 冯君枯坐但闭目:指冯君在这种环境下只能静坐闭眼。 12. 周侯仰天得画本:周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乐趣。 13. 郭生耐寒苦索句:郭君在寒冷的环境中苦苦思索诗句。 14. 瑟缩啾唧良足哀:形容人们在这种情况下畏缩不安的声音。 15. 丈夫守身要倔强:男人要保持坚强的信念。 16. 高卧舒两膝:指安稳地躺在床上休息。 17. 残滴初歇清梦回:雨水停止后,回到清醒的状态。 18. 甘眠美食岂非庆:安心睡眠,享受美食也是一种幸福。 19. 正可磨练筋与脢:这正是可以锻炼筋骨的时候。 20. 老罴战罢还归来:比喻三位朋友在困境中坚持下来。 21. 为君广沽软脚酒:为他们准备烈酒来庆祝。
撕葱bb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二十八日的大雪天气,以及几位朋友在困境中的表现和应对方式。诗人通过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述,展现出他们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乐观豁达的心态。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撕葱bb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月二十八日大雪冯君树堂周君荇农郭君筠仙方以试事困于场屋念此殆非所堪诗以调之》是清代文学家曾国藩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的科举考试时期。 在这一年里,曾国藩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受到了皇帝的命令,重新招募士兵训练湘军,并担任了两江总督,负责镇压太平军。因此,他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忙碌于战争和军事事务。然而,尽管他身处战乱之中,仍然关心着科举考试的进展,以及那些在考试中遭遇困境的考生们。 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仍然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许多读书人都希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由于战争的破坏,科举考试的进行变得非常困难。许多考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如无法找到合适的老师指导,缺乏足够的书籍资料,甚至因为战乱而无法参加考试等。 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写下了这首古体诗,表达了他对这些考生们的关切之情。他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科举考试的艰辛,来安慰那些在困境中的考生们,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撕葱bb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