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归雁

标题包含
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起(约722年-约780年),字仲文,一字文房,唐朝诗人,吴兴人。他是唐代宗时期的重要文人,与韩翃、卢纶、吉中孚等人并称“大历十才子”。 钱起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钱挺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钱起年...查看更多
小周_7850
去完善

译文
在夜晚的月光下,瑟声如泣如诉地响起,那无尽的哀怨令人心碎,而归雁似乎也因无法承受这凄清的幽怨之情,才匆匆飞回。
小周_7850
去完善
释义
二十五弦:指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常用来表现哀怨的情感;不胜:无法承受。
小周_7850
去完善
赏析
全诗通过描绘归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开篇两句点明地点“潇湘”,并以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水碧沙明”与“两岸苔”勾勒出一幅清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久。后两句转入听觉描写,“二十五弦弹夜月”将无形的哀怨具象化,赋予其浓郁的感染力。结尾处“不胜清怨却飞来”则巧妙呼应首句,既解释了归雁“等闲回”的原因,又深化了主题,使读者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堪称咏物抒情的佳作。
小周_785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钱起正处在他人生的起伏阶段。他久居异乡,仕途上也多有波折。在这样的境遇下,思乡之情与对人生遭际的感慨交织于心。在一个明月朗照的夜晚,听到湘灵鼓瑟之声,那瑟声清怨绵长,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借归雁之景抒发自己难以排遣的愁绪,写下了这首《归雁》。
小周_785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