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四月与李叔佩还钱塘道浦江井坑岭赋此诗
扁舟绝惊涛,芒履陟修岭。
跻攀虽小劳,窈窕岂人境。
巨石开双关,有道细如绠。
其中渐宽虚,阔步随所逞。
古木垂嘉阴,一覆余里顷。
寂寂艳山花,沈沈晦龙井。
时有飞泉落,喷薄珠玉冷。
毛骨皆清凉,反顾发深省。
麋鹿闻人声,骇去山之顶。
春禽正对弄,决起不留影。
岂知道上翁,甚爱幽独景。
如何蒙鄙外,一笑不相领。
负负出前山,迟疑梦初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扁舟破浪过,芒鞋爬陡坡。
攀登虽辛苦,景色却醉人。
巨石显门户,小道似绳索。
行至开阔地,大步随心走。
绿树茂密遮天,覆盖百里顷。
艳山花开寂寂,龙井水雾沉沉。
飞泉跌落喷射,珠玉般清凉。
浑身凉爽舒畅,回首思考更深。
麋鹿听到声响,惊慌逃向山顶。
春禽逗趣嬉闹,展翅飞走无影。
岂知古道仙翁,最爱这清幽景致。
为何却被世人轻视?一笑置之罢了。
告别此处美景,梦中醒来恍恍惚惚。
去完善
释义
1. 丁未: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丁未是干支之一,属于农历年份,对应公元年份需结合具体时期推算。
2. 李叔佩:诗人朋友的名字,生平事迹不详。
3. 钱塘:浙江省杭州市的别称,位于浙江省北部,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4. 浦江县:浙江省金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金华市西部。
5. 井坑岭:位于浦江县的一处山脉。
6. 扁舟:小船。
7. 芒履:草鞋。
8. 修岭:长岭,指井坑岭。
9. 跻攀:攀登。
10. 小劳:轻微疲劳。
11. 窈窕:形容深远的样子。
12. 双关:此处指井坑岭的山门。
13. 有道:有人行的小路。
14. 如绠:像井绳一样细小。
15. 宽虚:宽敞空地。
16. 阔步:大步走。
17. 余里顷:大片树木覆盖的地方。
18. 寂寂:寂静无声。
19. 艳山花:盛开的山花。
20. 沈沈:深沉的样子。
21. 晦:掩盖,遮掩。
22. 喷薄:水流涌出的样子。
23. 珠玉冷:形容泉水冰凉的感觉。
24. 毛骨:身体感觉。
25. 反顾:回头看。
26. 发深省:受到深深的启发和思考。
27. 麋鹿:一种动物,类似鹿。
28. 骇去:受惊而跑走。
29. 春禽:春天的鸟类。
30. 对弄:玩耍。
31. 决起:迅速起飞。
32. 不留影:不留下影子。
33. 道上翁:在路上的老人,指诗人自己。
34. 甚爱:非常喜欢。
35. 幽独景:清幽孤独的环境。
36. 如何:为什么。
37. 蒙鄙外:被蒙蔽和忽略。
38. 一笑不相领:一笑了之,并不理会对方的好意。
39. 负负出前山:背着背囊走出前面的山。
40. 迟疑:犹豫。
41. 梦初醒:如梦初醒,形容突然明白过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和友人李叔佩春日游览钱塘江畔井坑岭的所见所感。全诗以“扁舟绝惊涛,芒履陟修岭”开篇,展现了诗人轻舟逐浪、攀登险峰的场景。接下来,诗人通过“巨石开双关,有道细如绠”等句描述了道路的艰险和环境的清幽。在诗人眼中,井坑岭的山间风景犹如仙境:“古木垂嘉阴,一覆余里顷”写树木覆盖的范围之大;“寂寂艳山花,沉沉晦龙井”则描绘了寂静而美丽的山中花朵以及雾气弥漫的山中龙井;“时有飞泉落,喷薄珠玉冷”则是描述山间瀑布的壮丽景象。在诗人感叹自然美景的同时,他还观察到了山中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例如“麋鹿闻人声,骇去山之顶”以及“春禽正对弄,决起不留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喧嚣的不满,认为这种孤独而宁静的美景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整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井坑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