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二
静据胡床,闲握柱杖。
正念绝机丝,起家无伎俩。
珠旋翡翠盘中,月在珊瑚枝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静静地靠坐在椅子,悠闲地握着拐杖。
心中正平静,没有纷杂的思绪,没有任何谋生技能。
就像珍珠在翠绿色的盘子里旋转,月亮挂在红珊瑚枝条上一样宁静、美丽。
去完善
释义
静据胡床:“胡床”指的是古人坐卧的用具,如交椅、马扎等。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禅定时的形象。
闲握柱杖:“柱杖”是禅杖的意思,用于辅助修行。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悠闲地拿着禅杖的形象。
正念绝机丝:"正念"是一种精神集中的状态,类似于冥想;"机丝"原指织布机的经线,这里比喻尘世的杂念。
起家无伎俩:"起家"指创业或成就事业,"伎俩"指方法和手段。这句诗句寓意诗人在修行中并无使用特殊的方法。
珠旋翡翠盘:"珠旋"即珍珠旋转,"翡翠盘"则比喻璀璨的光环。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觉悟的境界。
月在珊瑚枝上:"月"此处比喻明亮的智慧之光,"珊瑚枝"代表珍贵的事物。这一句诗句强调了诗人所获得的智慧的高贵之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一位禅人在胡床上静坐,手里拿着柱杖,心态平和。他通过断绝杂念,不去刻意追求技巧来达到心灵的解脱。这种境界犹如翡翠盘中的珍珠般晶莹剔透,又如珊瑚枝上的月亮一样静谧美好。整首诗表现了禅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内心的自由追求,充满了哲理和禅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二》是宋代诗僧释正觉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091年至1094年之间。释正觉(1060-1117),号无明子,俗姓陈,浙江台州临海人。他幼年出家为僧,勤奋好学,致力于弘扬佛法,著作颇丰。这首诗歌正是他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
在宋代,佛教禅宗发展迅速,许多文人士大夫都热衷于参禅问道,以求心灵的解脱。释正觉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禅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禅宗的推崇。他在诗中写道:“行脚归来日,持竿待月时。”表达了禅人在修行过程中对于智慧和顿悟的追求。
在释正觉生活的时代,宋代正处于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仍的时期。但他仍然坚守信仰,以佛性为本,弘扬禅宗,为世人指引心灵的方向。这首诗也是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禅宗精神的独特诠释和传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