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
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
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
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令人心神俱醉的远方,千山之间回荡着杜鹃的哀鸣,十里的荼蘼花开得正盛,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
去完善
释义
啼鴂:杜鹃鸟的叫声;荼䕷:一种开白色花的植物,象征春日将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八声甘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致,同时寄托了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上片写景,从“摘青梅”到“红雪霏霏”,展现了暮春时节的萧瑟与美丽;“隔屋秦筝”一句,更添几分幽静与遐想。下片抒情,“回首繁华梦”点明主题,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寄隐孤山”以下,则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怅惘。结尾处“千山啼鴂,十里荼䕷”以景结情,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既具画面感,又饱含哲理,堪称宋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家国飘摇,文人多有隐逸避世之心。汤恢作为江湖诗派词人,一生未仕,常以山水为伴、诗酒自娱。此词当写于暮春时节,正值春光将尽,词人感怀身世,触景生情。在孤山脚下,他独饮清酒,听闻远处秦筝之声,不禁回想起往昔繁华如梦,而今唯余流水斜阳。这份惆怅既是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慨叹,更是那个时代文人普遍的隐逸与忧思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