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王四十处见舅氏所录外祖与日本国僧诗并此僧诗书作五言

标题包含
王四十处见舅氏所录外祖与日本国僧诗并此僧诗书作五言
沧波浩无涯,泱漭际朝日。 安知鲛鱼渊,而有邑居室。 便风送来颿,夙昔多人物。 始信天地间,见闻岂云悉。 惆怅蓬莱说,胡为浪自黜。 夷倭与侏离,九译迷仿佛。 书问顾已同,纸墨存落笔。 俛仰六十年,举指不任屈。 好事见君家,闻诗初未失。 杜邺富小学,平通知祖述。 鄙老独何能,执书几涕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公元1023年,卒于公元1104年,享年82岁。 刘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刘筠是北宋著名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刘攽自幼受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辽阔的大海无边无际,阳光在广阔的海域中闪耀。 谁知道深海的蛟龙洞穴里,竟然有人类的居屋。 顺风而来的船帆,早些时候曾见过许多人物。 开始相信在这广大的天地之间,见识和听闻终究有限。 感到惆怅的是那关于仙境的传说,为何总是空口无凭。 对遥远的异国和语言不通的人,翻译仍然迷离恍惚。 书信往来既已相通,文字仍然存在纸上。 俯仰之间已是六十年过去,挥手告别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 有一位热心肠的朋友来到我家,听闻诗歌才不失诗意。 杜邺拥有丰富的知识,对于古今的事情他都能知晓一二。 我这老头又能做些什么?捧着书本竟不禁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1. 沧波:形容大海的波涛。 2. 浩无涯:形容水域广阔无际。 3. 泱漭: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4. 安知:哪里知道。 5. 鲛鱼渊:即龙渊,古代传说中海中的一种神兽。 6. 邑居室:城镇中的住所。 7. 便风:顺风,便于行船的风。 8. 来颿:船只行驶过来的景象。 9. 夙昔:往昔,过去。 10. 人物:指杰出的人物。 11. 始信:才开始相信。 12. 见闻:看到和听到的事情。 13. 岂云悉:岂能完全了解。 14. 惆怅:因失望或困惑而伤感。 15. 胡为:为何,为什么。 16. 浪自黜:白白地贬损自己。 17. 夷倭:对日本人的贬称。 18. 侏离:语言难懂的。 19. 九译:多次翻译。 20. 书问:书信往来。 21. 顾已同:已经相同了。 22. 纸墨:书写的工具。 23. 落笔:下笔写作。 24. 俛仰:形容时间短暂。 25. 六十年:指很久的时间。 26. 举指:举手。 27. 不任屈:承受不住。 28. 好事:喜欢做有益事情的人。 29. 见君家:看到你的家族。 30. 闻诗:听到诗歌。 31. 杜邺:古代人物,擅长文字学。 32. 小学:指文字学、训诂学等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 33. 平通:全面精通。 34. 祖述:继承前人的学说。 35. 鄙老:谦称自己。 36. 执书:拿着书本。 37. 几涕出:几乎要流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海上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外祖母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家族历史的感慨。首联通过描绘海上的广阔景象,暗示着家族的繁荣;颔联则用“安知鲛鱼渊,而有邑居室”来表达世事沧桑之感。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讲述了海上见闻的丰富和多样性,借以表现自己的见闻并非完全了解。而最后两联,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家族往事的回顾,以及对杜邺的钦佩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王四十处见舅氏所录外祖与日本国僧诗并此僧诗书作五言》,为宋代著名文人刘攽所作。据史载,该诗大约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即公元1023-1063年间。 刘攽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盛世,文化繁荣,外交往来频繁。他与王安石、曾巩等人共同提倡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中举。尽管如此,他仍然在学术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刘攽的外祖父曾与日本国僧有过交往,因此他对日本的文化和佛教有一定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美好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中举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