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僧归护国寺

标题包含
送僧归护国寺
香刹隠霞标,斋房见落潮。 归思海众绕,来应辅臣招。 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销。 曹溪久得法,游戏自逍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寺院藏在霞光的标记下,斋饭时间看到了退潮。 想家的心思被海风围绕,回来是被朝廷召唤。 靠着拐杖在云上吟唱,拿着杯子对着海浪祈祷。 在曹溪长久得到佛法,游戏人间活得逍遥自在。
去完善
释义
1. 香刹:指佛教寺庙,这里指护国寺。 2. 霞标:形容寺院耸立的高处,这里指护国寺的位置。 3. 斋房:僧舍或供奉佛像的殿堂。 4. 落潮:退潮,指海水在一定的涨落周期中,海水消退的阶段。 5. 归思:思归之情。 6. 海众:众多僧人。 7. 辅臣:辅助帝王的大臣,这里指朝廷征召高僧的人。 8. 倚策:依靠手杖,形容闲适的状态。 9. 云合:云雾聚集,这里比喻诗人在山林隐居的环境。 10. 乘杯:指饮酒,古人用杯子乘酒。 11. 咒浪销:祈求海浪消失,即祈求平安之意。 12. 曹溪:禅宗六祖慧能所住之地,此处代指慧能大师所在的禅宗佛教。 13. 得法:获得佛法的真谛。 14. 游戏:禅林中大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启迪弟子悟道。
去完善
赏析
《送僧归护国寺》是唐代诗人李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护国寺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僧人归隐的羡慕和对禅意的领悟。 首先,诗人通过“香刹隠霞标”一句,描绘了护国寺的庄严神秘氛围。寺庙隐藏在彩云之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又以“斋房见落潮”描述了斋房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归思海众绕”,表达了僧人回归护国寺的心愿,也暗示了诗人对寺院生活的向往。而“来应辅臣招”则表明,虽然僧人选择了出家之路,但他们仍然关心世俗的事务。 诗人还通过“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销”两句,展示了僧人在云端的咏唱和高雅的情趣。他们依靠着手中的竹杖,吟唱着与云彩结合的诗句,同时,他们还能通过咒术消除波浪,显示了他们对自然的掌控力。 最后,诗人以“曹溪久得法,游戏自逍遥”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习佛法、自在逍遥的赞美。诗人认为,尽管他们身在红尘之外,但早已在曹溪修行中获得了心灵的解脱和自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僧归护国寺》是唐朝诗人李维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5年前后,正值唐朝鼎盛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李维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唐玄宗的左相,后因政见不合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流放期间,他潜心研究佛法,结识了许多僧人,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与护国寺僧人告别时所作。 在这首诗中,李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还通过赞美僧人追求真理、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领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