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标题包含
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年的此时,又将在何处观赏这轮明月呢?
去完善
释义
银汉:银河;玉盘:比喻圆月。
去完善
赏析
上片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幽的中秋夜景图。"暮云收尽溢清寒"一句,以暮云散去点明时间推移,同时营造出一种空灵澄澈的氛围。"银汉无声转玉盘"则通过银河与明月的意象叠加,展现出宇宙的浩瀚与永恒。 下片转入深沉的人生感慨。"此生此夜不长好"直抒胸臆,道出了人生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明月明年何处看"则将思绪延伸至未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聚散难期的惆怅。 整首诗情景交融,由景入情,从眼前美景写到人生感慨,既有对当下团圆的珍惜,又蕴含着对未来离别的预感。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悠长,充分展现了苏轼诗歌"理趣兼备"的艺术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时值苏轼在徐州任知州。这一年的中秋佳节,苏轼与弟弟苏辙难得团聚,共赏明月。然而,人生聚散无常,兄弟俩都深知此次相聚之后,又将面临长久的分离。因此,在这样一个清寒宁静的中秋之夜,苏轼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篇,既抒发了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也流露出对未来不可知的惆怅。诗中既有对当下的沉醉,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