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凤双鸾偶。
天上人间有。
檐玉无声花影瘦。
夜浅春浓时候。
别来几度寒宵。
六桥风月迢迢。
灯下有谁相伴,一方红湿鲛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凰双飞成对偶。
在天上有,在人间也有。
屋檐上挂的玉饰静静地悬着,没有声音,花影也跟着显得单薄了。
夜晚来临,春天变得更浓重了。
分别之后,已经过了几个寒冷的黑夜。
西湖的六个湖桥风光无限。
晚上有谁在旁边陪伴呢?只有那一片湿润的红纱巾。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如下:
1. 凤双鸾偶:凤凰和鸾鸟成双配对。这里比喻美满的夫妇。
2. 天上人间:即天堂和人间,指美好的境遇。
3. 檐玉:形容雨滴像珠子一样滴在屋檐上的声音。
4. 无声:指雨水滴落的声音微小。
5. 花影瘦:形容花朵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疏淡。
6. 夜浅:指夜深时分。
7. 春浓:春天的气息浓厚。
8.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9. 六桥:位于杭州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
10. 迢迢:遥远的样子。
11. 红湿鲛绡:红色的丝绸被泪水打湿。这里指流泪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清平乐》是唐代著名词牌名,而许棐的这首《清平乐》则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凤凰双鸾、檐玉无声的优美景象,表达了天上人间的浪漫意境。同时,诗中的“花影瘦”和“夜浅春浓”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几度寒宵”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最后,作者以“六桥风月迢迢”以及“一方红湿鲛绡”收尾,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描绘农村田园风光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即公元1140年至1207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辛弃疾正处于他人生的动荡时期。他出生于金国,后成为南宋的抗金将领。他曾多次领兵抵抗金国的侵略,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愿望。这使得他的心情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不断,许多百姓被迫南迁,寻求安宁的生活。这种社会现象使得南方的农村人口逐渐增加,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辛弃疾在旅途中看到了这些安居乐业的农村景象,心中不禁生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词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