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樟树

标题包含
樟树
樛枝平地虬龙走,高干半空风雨寒。 春来片片流红叶,谁与题诗放下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舒岳祥(1249年-1316年),字景薛,号巽峰,又号双峰,浙江宁海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官员,以文学成就和清廉品质著称。 舒岳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曲折的树枝如同盘绕的虬龙在平地上游走,高大的树干在半空中承受风雨带来阵阵寒意。春天来临之时,树叶变得鲜红一片片飘落下,有谁与我一起在此地放下行囊,题诗抒怀呢?
去完善
释义
1. 樛(jiū):弯曲下垂的树枝。 2. 平地:地面。 3. 虬龙走:像虬龙一样蜿蜒曲折的树根。 4. 高干:较高的树干。 5. 半空:天空的一半。 6. 风雨寒:在风雨中感到寒冷。 7. 春来:春天来临。 8. 片片:一片片。 9. 流红:红色的树叶飘落下来。 10. 谁与:谁来。 11. 题诗:写诗。 12. 放下滩:指落叶落到河滩上。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樟树的古诗。舒岳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樟树的外形特征,同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樟树生命力。“樛枝平地虬龙走,高干半空风雨寒”两句,分别描述了樟树的树冠和树干。树干犹如虬龙游走于平地,而树冠则在半空中承受着风雨的洗礼,表现出樟树的坚韧和顽强。 “春来片片流红叶,谁与题诗放下滩”则描绘了春天时樟树落叶的景象。诗人用“流红”一词来形容树叶飘落,形象地展示了落叶随风飘舞的画面。而后一句中的“谁与题诗放下滩”则表达了诗人对樟树美感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这句诗寓意着有谁能够领略这种美景并用诗篇将其记录下来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樟树》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舒岳祥(1164-1211)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尤其在南宋末年,战火频仍,社会动荡不安。舒岳祥的家乡浙东地区也深受战乱影响,他在《樟树》一诗中表达了对此时局的不满和忧虑。 当时,随着金兵南下,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偏安江南的朝廷却只顾贪享繁华,文恬武嬉。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舒岳祥对这种现象深感痛心。这首《樟树》正是以樟树的坚韧形象比喻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