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中流淌的溪水,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它的水影映照在地面,宛如天空的蓝色;它的高声歌唱,如同下雨的声音。它从山谷中奔流而来,充满了小池塘,带给人们清澈的泉水。尽管它静静地在那里,没有被人注意,但它依然年复一年地独自存在,保持着自己的纯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借问:请问。
2. 天色:天空的颜色。
3. 飞空:在空中飞行。
4. 雨声:下雨的声音。
5. 恬澹:宁静淡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山泉为主题,描绘了山间流水的自然景象。首联提出疑问,泉水来自何处,其名为何,引发读者的想象;颔联则描绘泉水的动态之美,无论是映照大地还是化作雨声,都给人以生动的美感;颈联展示泉水的流量之大,流入小池的水面都与大地的颜色相仿,突出了山泉的壮观;尾联则强调了山泉的独立和清幽,尽管没有人欣赏,但依旧保持清澈纯净的品质。整首诗充满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山泉》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山泉的清幽和纯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方面:在唐代初期,诗歌发展迅速,山水田园诗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题材。诗人储光羲身处盛世唐朝,自然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据史书记载,储光羲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一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晚年归隐山林,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因此,他的诗歌中既体现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又流露出道家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的思想倾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