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
石楠岩桂万年枝,方驾分花占四时。
犀甲鹤头傲霜雪,入春犹见岁寒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楠和岩桂生长成了挺拔的树枝,它们一年四季都在盛放著美丽的花朵。尽管在寒冷的冬季,它们的花朵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展示出顽强的姿态。
去完善
释义
1. 石楠: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丛生于枝顶,形状像一个个的小伞,花瓣呈辐射状排列,花后结红色浆果,富有观赏性。
2. 岩桂:指长在岩石旁的桂花树。
3. 万年枝:山茶花的别称。
4. 方驾:并驾齐驱,并列的意思。
5. 分花:分开花朵。
6. 四时:四季。
7. 犀甲:比喻山茶花的叶片坚硬如犀牛的甲壳。
8. 鹤头:形容山茶花的花蕾顶部凸起,形如仙鹤的头。
9. 傲霜雪:不畏严寒,不惧风霜雨雪。
10. 岁寒姿:指山茶花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美丽的花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茶花的坚韧品质。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山茶花》中,诗人方回以其独特的手法描绘了山茶花的美丽和坚韧。他用“石楠岩桂万年枝”来比喻山茶花的树冠繁茂、枝条挺拔,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接着,他写到山茶花在四季中的不同风采,正如“方驾分花占四时”所描绘的,山茶花在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美。
诗中还用“犀甲鹤头傲霜雪”来形容山茶花在寒冷季节里依然盛开的风采。这里的“犀甲鹤头”指的是山茶花的坚硬叶子和独特的花型,它们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挺立,展现出一种傲霜斗雪的精神风貌。而“入春犹见岁寒姿”则表达了即使到了春天,山茶花仍然保持着它那不畏严寒的姿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茶花》是南宋著名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描绘山茶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方回正在浙江温州担任通判。在这期间,他观察到了山茶花的美丽和坚韧,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时的南宋政府偏安江南一隅,与金国和西夏等国并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方回作为一个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一方面关注民生,另一方面也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山茶花》这首诗正是方回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山茶花的美丽和坚韧,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身处乱世中的文人们坚持气节、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