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墨戏屠生善老融牛

标题包含
墨戏屠生善老融牛
草木传真笔力高,戴嵩牛在一秋毫。 此行莫拟天台去,忍作孤僧过石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愚,俗姓陈,字无智,号虚堂,法号释智愚,南宋时期禅宗高僧。他生于1185年,卒于1269年,享年84岁。 释智愚出生于浙江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草图传神笔触高,戴嵩画牛细如秋毫。 此次出行勿效仿天台山,宁愿孤单过桥。
去完善
释义
草木:指书画中的描绘的草木形象。真:真实。这里指以草木形象来传递绘画的真实技巧。 戴嵩:唐朝画家,擅长画牛。牛:指戴嵩画的牛。在一秋毫:意思是戴嵩的画技非常高超,他笔下的牛就像在眼前一样真实生动。 此行:这次出行。天台:山名,位于浙江天台县。这里是说不要模仿或学习戴嵩的画风。 忍作:忍受成为。孤僧:独行的僧人。过石桥:经过一座桥。这里可能是在比喻自己的艺术道路选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首句“草木传真笔力高”,赞美画作的线条生动、传神,将草木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次句“戴嵩牛在一秋毫”,以唐代画家戴嵩的代表作《斗牛图》为例,强调了艺术家对细节的把握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此行莫拟天台去”,诗人借天台山之境,比喻艺术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而“忍作孤僧过石桥”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定信念,继续追求艺术的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墨戏屠生善老融牛》,是宋代诗人释智愚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 释智愚作为一位僧侣诗人,其生活经历及人生际遇离不开寺院和宗教活动。他游历四方,对民间疾苦有一定的了解。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兴盛,文人墨客多与禅僧交往,互相唱和,佛学与文学的融合现象十分显著。在此背景下,释智愚以牛为主题,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此段时间的社会历史背景复杂多变,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种社会环境使得释智愚能够充分发挥其才华,创作出诸如《墨戏屠生善老融牛》等深刻反映民生现实和社会矛盾的优秀诗篇。 在这首诗中,释智愚通过描绘牛的形态,寄托了对生命、时间、生死、善恶等哲学主题的思考。一方面,他以牛的形象赞颂了勤劳、朴实、坚韧的品质;另一方面,又以“屠生”和“善老”表达了生命无常、悲喜交加的人世境遇。全诗语言质朴,内涵深远,体现了释智愚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