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夜饮木芙蓉下)
月黑天寒花欲睡。移灯影落清尊里。唤醒妖红明晚翠。如有意。嫣然一笑知谁会。
露湿柔柯红压地。羞容似替人垂泪。著意西风吹不起。空绕砌。明年花共谁同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深沉天空昏黑,花儿在寒冷的夜晚准备休息。将灯光从远处拉回,落在美酒之中。犹如被唤醒的红花和翠叶般鲜明亮丽。如同心有灵犀般,它们微微一笑似乎在等待知音的到来。
湿润的露珠附着在细软的枝条上,红花在地面上投下层层阴影。它们似乎带着羞涩的面容,像在代替人们默默流泪。试图通过西风使它们重新振作,但无法起效,只能看着它无助地在台阶上徘徊。明年花儿盛开时,又有谁将与它们共度这沉醉的美好时光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木芙蓉:又称芙蓉花,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2. 月黑天寒:指夜晚天气寒冷。
3. 花欲睡:形容花朵在寒冷的环境中显得无精打采。
4. 清尊:古代对酒杯的雅称。
5. 妖红:鲜艳的红色,这里指木芙蓉的花朵。
6. 晚翠:傍晚的绿色,这里指木芙蓉的叶子。
7. 柔柯:柔软的枝条。
8. 著意西风吹不起:意为被特意照顾而让风难以吹起,形容花朵繁茂。
9. 空绕砌:表示花败后只剩空空的台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黑夜寒中赏花的画面。上阕以“花欲睡”为引,通过移灯唤醒了妖红的木芙蓉,传达出夜饮的浪漫与惬意。而下阕则通过描绘露湿的红叶、羞涩的容颜以及空荡荡的台阶,表现出一种伤感别离的氛围。全词情感丰富,既有欢快的夜饮场景,又蕴含着深情的离别心绪,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夜饮木芙蓉下)》是南宋文学家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时代。
在创作此词时,周紫芝已经年逾古稀,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经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他在人生旅途中体验了荣辱兴衰,看惯了世事无常,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紫芝写下了这首《渔家傲(夜饮木芙蓉下)》,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