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颛面正朝
天官惟将相,位号著璇霄。
所处皆颛面,攸司共正朝。
极星安正宁,列宿俪群僚。
号令三光动,吹嘘二气调。
何参方辅汉,稷契正裨尧。
盛旦群龙进,干符已上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上官员只有将军和丞相,地位崇高如同星辰。他们负责管理天下事务,共同维护朝廷秩序。北极之星安然宁静,众星环绕犹如百官在位。他们的号召如日月星光般动人,他们的言行引导着天地之气和谐协调。这些贤能之士如诸葛亮、姜子牙等人辅佐君主,使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正是这盛世景象引来无数贤人志士,奏报功绩,共享荣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官: 古代称天宫中掌岁功的天神, 即紫微垣;
2. 颛面:指大臣向皇帝请安时正面朝北;
3. 攸司:所管职务;
4. 极星:北极星;
5. 安正宁:表示天地清平安宁;
6. 列宿:天上的众星;
7. 三光:日月星三光;
8. 吹嘘:吹拂调和;
9. 稷契:周朝始祖姜嫄的儿子,尧舜时的重臣;
10. 裨尧:辅佐尧帝的意思;
11. 盛旦:美好的日子;
12. 群龙进:比喻众多贤能之士来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天官崇高的地位和他们对于朝廷的重要性。首联以“天官惟将相”起笔,点明天官的地位至高无上,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耀在苍穹之上。颔联进一步阐述天官的职责,他们负责维护朝政的稳定,如同北极星一样指引着群星的方向。颈联则强调天官的号令能使日月星辰为之震动,他们的呼吸可以调和阴阳之气。尾联则以古代贤臣为例,表达了对天官的崇敬和期望。整首诗充满了对天官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朝廷昌盛的热切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孔文仲的这首《天官颛面正朝》收录在他的《文苑英华》一诗集中,约作于北宋时期(公元960年-1127年)。在这段时间里,孔文仲经历了科举、宦游等人生阶段,他既具有深厚的儒学修养,也饱览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景色。
当时,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浓厚,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皇帝尊崇文人,选拔贤能之士,因此士人阶层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尊重。他们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在这个背景下,孔文仲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情和学术造诣,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天官颛面正朝》这首诗描绘了天官严肃端庄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朝廷官员的敬意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这也是孔文仲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以及对人民福祉的追求的体现。这首诗既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展现了孔文仲的个人才情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