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怀古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屧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艳丽的古迹已经变成了泥土和香料,古代的宫殿仍然屹立在层层山崖之上。曾经的军事瞭望台在风雨侵蚀下破损不堪,曾经的繁华小路已经被泥土掩盖了痕迹,露出了藏在泥土中的玉石发簪。池塘中只剩下溪水和小鸟嬉戏,古代的石板上只剩下花草的痕迹。想起姑苏城外的麋鹿闲庭信步,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感慨。
去完善
释义
艳骨:指古代美女的骸骨。这里指吴王夫差的美姬郑旦。
兰麝:即麝香。兰花与麝香都是香料,常用于形容美人。
弩台:指晋张翰所建的射箭台。
金镞:金属制成的箭簇。这里指吴越战争时遗留下的箭簇。
香径:指西施曾走过的小径。
玉钗:用玉石制作的头饰。
砚沼:在灵岩山下,因砚石得名。
屧廊:是西施经过的小路。屧是指鞋子。
姑苏:今江苏苏州,这里指的是吴国都城。
麋鹿:比喻无知的群氓。
去完善
赏析
《馆娃宫怀古》是晚唐诗人皮日休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这首诗以吴王夫差时代的著名离宫馆娃宫遗址为题,通过描绘昔日繁华的消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描述了昔日繁华的馆娃宫已经变成了充满兰麝香的泥土,而宫殿的墙壁仍然屹立在山崖之上。这一对比,既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也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凄凉。
颔联“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描述了昔日用于射杀敌人的弩台的雨水冲刷下,露出了金色的箭镞;昔日美人走过的香径上,泥土被销蚀,露出了美丽的玉钗。这些景象,使得昔日的繁华仿佛就在眼前。
颈联“砚沼只留溪鸟浴,屧廊空信野花埋”,描述了昔日供文人墨客赏玩的砚沼如今只留下溪鸟在沐浴;昔日供美人行走的花廊现在只剩下野花在生长。这两句诗进一步表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尾联“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表达了对吴王夫差时代的感叹。诗人认为,那些生活在姑苏(即苏州)的麋鹿才是真正悠闲自在的生物,它们不必像人类那样为过去的繁华而感到悲伤。这句诗意味着,对于历史,我们应抱有更加超脱的态度,不必过于沉溺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馆娃宫怀古》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具体年代已无法考证。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藩镇割据、战乱频发,民生疾苦日益严重。作为一介文人,皮日休对现实有着深刻的关注和思考。他曾在苏州刺史任上,游览了吴王阖闾的离宫——馆娃宫,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盛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馆娃宫怀古》。
诗中描绘了馆娃宫昔日的繁华景象,以及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繁荣与今日荒凉的反差,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爱,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