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安正阇梨求偈

标题包含
安正阇梨求偈
黄叶止啼知即已,敲门瓦子亦休留。 虚空讲得真经后,解笑当年石点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黄叶飘落,我们知道季节更替已至;废弃的门饰早已破损不堪,也不必再留念。讲述完真实的佛经故事,我们会理解昔日那些令人捧腹的笑话。
去完善
释义
注解如下: 1. "黄叶止啼":这是禅宗公案中的用语,指用世俗的道理来启发人觉悟,如同用黄叶止住小孩的啼哭一样,以比喻事物的虚妄无实。 2. "敲门瓦子":亦作"敲诗锤",是一种敲击用具,常见于寺庙,用来提醒僧众注意,是禅宗公案中常用的物品,此处代指禅宗公案。 3. "真经":这里指的是真正的经文,暗含禅宗公案的教化力量。 4. "石点头":源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的成语,形容石头也被感动而点头,此处是夸赞对方领悟到了禅机,了解其中的奥妙。
去完善
赏析
《安正阇梨求偈》是释怀深的一首描绘禅宗哲学的诗。诗中用“黄叶止啼”和“敲门瓦子”两个典故来描述禅宗教义中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路径。“黄叶止啼”是指佛祖用黄叶给一只哭泣的猿猴当佛典,让猿猴停止哭泣,比喻禅宗不追求形式化的佛经教义,而是以直接的心性开导为修行要旨。而“敲门瓦子”则比喻敲击内心,追求真实的领悟。 接着,诗人提到“虚空讲得真经后”,进一步强调修禅者不需要执着于外在的名相或经典,而是要内观自性,领悟虚空的真理。这种境界甚至超越了石头的点头认可,寓意禅宗修行的高超和智慧。 整首诗用语简练,寓含深刻哲理,表现出诗人对禅宗修行的高度理解和参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正阇梨求偈》是北宋高僧释怀深的一首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怀深正处于他的一生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在此之前,他曾游学四方,参访名山大川,修行佛法,积累了丰富的宗教体验。在这段时间里,他被任命为智门宗的传人,并得到了当时皇帝的召见和赏识。因此,此时的释怀深不仅在宗教地位上有了提升,而且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的中国佛教界正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阶段。当时的皇帝重视佛教的发展,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使得佛教寺院的建设和僧人的修行得以顺利进行。此外,这个时期的禅宗发展也十分迅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禅师和文学作品。在这种情况下,释怀深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禅师,自然会受到时代的感召,创作出许多富有哲理的诗歌作品,如《安正阇梨求偈》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