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刘清叔襄阳隆中行

标题包含
和刘清叔襄阳隆中行
老瞒晚当汉道卧,黑云触天月新破。 英雄湖海应如响,独向南阳静中坐。 当时不遇刘豫州,抱膝吟啸谁为酬。 本图一旅复夏祀,岂为万户伸韩仇。 彼攸官渡瑜夏口,非不功名咄嗟就。 甘心蒿布嫁之子,肯以金夫易吾守。 惜乎天下思汉心,是际不及西都深。 皇天不祚机再失,马谡之败云长禽。 空存遗庙千载后,过者犹知袒为右。 呜呼龙乎如有灵,盍使胡营落天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晚年自号乐庵,祖籍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官至左丞相。 李曾伯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老先生晚年在汉朝统治下安享晚年,乌云遮天,新月已经破晓。 英雄豪杰应该时刻做好准备,我独自坐在宁静的南阳。 当初未能遇到刘豫州,抱着膝盖唱歌的人谁能理解我? 只想恢复汉室的祭祀,并非为了亿万民众伸张汉室之仇。 他们曾在攸县官渡和夏口建功立勋,也并非不能立刻功成名就。 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不愿被敌人轻易替代。 可惜世上思念汉朝之心未曾深得如此。 天道不眷顾,两次机会都已失去,马谡兵败,云长被擒。 千年之后只留下遗迹,路过的人依然知道袒露左臂的礼仪。 唉,如果龙真的有灵性,为何不让胡营像天狗一样消失呢?
去完善
释义
1. 老瞒:这里指曹操,其字孟德,所以又称“曹瞒”。这里是作者用词的自创之处。 2. 黑云触天月新破:形容当时的政治氛围恶劣,宛如夜空被乌云覆盖,而月光也被遮蔽。 3. 英雄湖海:这句话是说英雄的出处多是在江湖之中。湖海一词也用来代指那些有才能但隐逸在民间的人士。 4. 南阳:这里指的便是东汉末年名将刘备的封地——南阳郡。 5. 刘豫州:这是刘备的别名,因其曾任豫州牧,所以又被称为刘豫州。 6. 抱膝吟啸:这个词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描写的是刘备的故事,用以表现其胸怀大志却壮志未酬的形象。 7. 本图一旅复夏祀:这句话的意思是,刘备起初的愿望只是恢复汉朝的祭祀礼仪,并没有太多的野心。 8. 万户伸韩仇:这里“伸韩仇”指的是抵抗曹操,为汉朝复仇的决心和行动。其中,“韩仇”是指秦始皇灭韩国时所结下的仇恨,这里是作者借用这个词语来表达抵抗曹操的具体行动。 9. 攸渡:这是一个典故,描述了东汉末年名将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斗。 10. 金夫:原指好勇斗狠之人,这里可能是李曾伯用词的自创之处,用来比喻那些贪生怕死的人。 11. 西都:这里指的是长安,是西汉的都城,也是汉代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12. 马谡之败云长禽:这里的“马谡之败”指的是三国时期蜀国将领马谡在街亭之战中被魏军击败的事情,而“云长禽”则是指关羽在麦城之战中被东吴将领吕蒙擒获的故事。 13. 龙乎:这里是指关羽,因其被誉为“龙将军”。 14. 天狗:古代星官名,这里可能寓含了战争或灾难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李曾伯的这首《和刘清叔襄阳隆中行》描绘了诸葛亮在隆中待时的场景以及他对天下的忧虑和壮志。首联“老瞒晚当汉道卧,黑云触天月新破”写出了刘备在遭遇重重困难之时,诸葛亮仍在隆中静待时机,如同冲破黑暗的月光一般。颔联“英雄湖海应如响,独向南阳静中坐”则表达了诸葛亮的豪情壮志和沉毅性格。接着,作者用“抱膝吟啸谁为酬”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遇到刘豫州的遗憾。而后半部分则歌颂了诸葛亮的功绩和忠诚,他为了恢复汉室而不求个人名利,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这首诗借隆中之行展现了诸葛亮的形象,抒发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刘清叔襄阳隆中行》是南宋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描绘襄阳风光的诗篇。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57年,当时南宋正处于抗金战争的紧张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曾伯曾任湖北安抚使,负责镇守襄樊前线,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他在此期间的军事、政治生涯颇为坎坷,曾一度因战局失利而被弹劾。然而,他始终坚守职责,积极备战,为保卫国家疆土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激烈。此外,随着蒙古势力的不断壮大,南宋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曾伯通过对襄阳隆中行的描绘,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