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溪桥雪月图
雪野无人访夜阑,冰壶绝景画中看。
桥边觉欠梅枝在,姑射嫦娥各耐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覆盖的原野在深夜中没有访客,冰封的美景如画卷般展开。
桥头处觉得缺少了梅花枝头,仿佛美丽的仙子与嫦娥都在寒冷中忍耐。
去完善
释义
1. 溪桥:指溪水边的桥梁。
2. 陈造:宋朝文人,字唐卿,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仕至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有文集传世。
3. 夜阑:夜深之时。
4. 冰壶:盛冰之玉壶,此处用来形容冰雪覆盖的景色如同冰清玉洁的美酒般醉人。
5. 绝景:绝佳的风景。
6. 桥边:指溪桥旁边。
7. 觉欠:感觉欠缺。
8. 梅枝:梅花树枝。
9. 姑射:神话中的仙女名,这里借指画中仙子。
10.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女,这里也借指画中仙子。
11. 耐寒:忍受寒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冰雪覆盖的溪桥雪月图。诗人以“雪野无人访夜阑”开篇,描述了寂静的雪景和夜阑人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冰壶绝景画中看”将画面引入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画境之中。
紧接着,诗人注意到画面中缺少桥边的梅枝,于是提出疑问:“桥边觉欠梅枝在?”这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画面的细微掌握。诗人认为,这幅画中若能有梅枝点缀,会更加完美。最后,诗人通过“姑射嫦娥各耐寒”表达了对画作中的主人公们——姑射山女神仙和嫦娥仙子——的赞美,她们在这严寒之中依然美丽动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溪桥雪月图》是南宋诗人陈造于公元1226年创作的一首题画诗。
陈造生活于南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金人入侵,国家局势紧张。他在政治生涯上并没有取得显赫的成就,但其文学成就颇高,与陆游、杨万里等人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深受国家民族命运的影响,作品多抒发个人忧国忧民之情及壮志难酬的无奈感。
陈造在《题溪桥雪月图》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月美景:月光映照雪地,溪水潺潺,溪桥上立着一位冷寂的诗人身影。这幅画作充分体现了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期望避世隐居的心态,通过画作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