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江郊渔弋
占断江山自一家,寄情渔弋当生涯。
青枫翠竹春屏叶,白藕红菱晓镜花。
鸿鹄鹍鹏雕鹗鹘,鳟鲂鲦鲤鰋鲿鲨。
河阳书到君当起,弩发千钧钓五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诗词歌赋中,《送贺知章归会稽》是其一佳作,作者汪遵以此诗描绘了贺知章的隐逸生活和江山之美。现在我将此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如下:
独立俯瞰江山美景,享受渔民生活作为寄托。
绿色的枫叶和翠竹如同春天的屏风,白色的莲藕与红色的菱角仿佛清晨的镜子之花。
比喻出像大雁、大鹏鸟、鹰雕、鹘这样的壮志凌云的人物,以及像鳟鱼、鲂鱼、鲦鱼、鰋鱼、鲿鱼、鲨鱼这样的水域生物。
河阳这个地方的消息传来,你应该立刻起身,张弓搭箭去捕获那些期待已久的宝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邓林:即邓之诚,字文如,号弱侯,又号邓陵,江苏金坛人。清朝官员、学者。有《三州诗稿》等著作。
2. 赋江郊渔弋:描述江郊钓鱼情景的诗篇。
3. 占断江山自一家:意指独自拥有一份独特的江景和山林之美。
4. 寄情渔弋当生涯:以渔钓为生活态度,寄托自己的情感。
5. 青枫翠竹春屏叶:青枫、翠竹是春天的美景,犹如屏风一般。
6. 白藕红菱晓镜花:白色的莲藕、红色的水菱如同清晨的镜子里的花朵一样美丽。
7. 鸿鹄鹍鹏雕鹗鹘:形容各种水鸟飞禽。
8. 鳟鲂鲦鲤鰋鲿鲨:形容各种鱼类。
9. 河阳书到君当起:用东汉鲍宣拜访朋友郑少府的例子,提醒朋友不要沉溺于渔弋之乐。
10. 弩发千钧钓五车:形容捕鱼的高超技巧,如同用强弓射出的箭矢一样精准,钓起各种鱼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人生活的诗。诗人以豪情壮志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渔人在江河中的自得生活,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之情。
首先,“占断江山自一家,寄情渔弋当生涯”这两句诗,表达了渔人对江河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与自然紧密相连,是这一方水域的主人。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用“青枫翠竹春屏叶,白藕红菱晓镜花”描绘了江边的风景如画,突显出渔人的幸福生活。
然后,“鸿鹄鹍鹏雕鹗鹘,鳟鲂鲦鲤鰋鲿鲨”则写出了江河里的生物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表明渔人的生活不仅仅是捕鱼,也是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欣赏。
最后,“河阳书到君当起,弩发千钧钓五车”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渔人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他们意志坚定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江郊渔弋》是清代诗人邓林的一首描绘江边渔民生活的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邓林正值中年,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曾在地方任职,关心民生,体察民情,这使他对渔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他的诗歌中,他总是关注社会底层的百姓,以诗言志,表达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康熙年间,中国正处于明清之交,社会动荡刚刚过去,国家正在逐步走向稳定。此时,沿江地区的渔业发展迅速,渔民成为社会基层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以捕鱼为生,过着简朴而艰苦的生活。邓林在《赋江郊渔弋》中,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渔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渔民生活的艰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