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显木犀
铺茸紫葵乱晴飔,点金寒菊栖短篱。
木犀韵髙陋凡枝,顾与葵菊同阶墀。
香闻十里自绝奇,造物岂偏雨露滋。
闲见层出珠琲垂,鹅黄靛粧宫様宜。
烟销红日下薄帷,宴坐幽窗风度时。
颇觉飘飘兰蕙姿,着人不去催作诗。
李侯为续离骚辞,香草端从笔下移。
花前把卷不停披,何以酬君金屈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色铺绒葵在晴朗微风中摇曳,金色寒菊短暂地栖息在矮墙边。
木犀树展现出高贵的韵味,却只能与其他普通植物共同生长在庭院里。
它的香气可以传至十里之外,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使得它与众不同。
偶尔可见小巧如珍珠的花朵,那鹅黄色和深蓝色妆点的花朵如同宫廷里的佳丽。
阳光透过轻薄的烟雾洒落,在幽静的窗口中品味这份美好时光。
它们飘然如兰蕙般的身姿,似乎在激励人们为此写诗。
李侯正在续写《离骚》的篇章,他笔下的香草鲜活起来。
在这个花开时节,我们不断翻阅着画卷,有什么能用来感谢你的陪伴呢?
去完善
释义
1. 紫葵:指紫色的葵花,此处以紫葵代表葵花。
2. 寒菊:菊花的一种,因耐寒冷而得此名。
3. 木犀:一种植物,又称为桂花,因其香气浓郁且花期长,常用于诗词描绘中。
4. 香闻十里:形容桂花的香气很浓,能够飘散得很远。
5. 造物:古人认为天地是造物主,此处指大自然。
6. 珠琲垂:形容桂花的花瓣像珠子一样垂挂下来。
7. 鹅黄靛妆:指桂花的颜色,鹅黄色和青色相间。
8. 宫様宜:形容桂花如同宫廷里的花朵一样美丽。
9. 兰蕙姿:比喻优美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桂花的形象。
10. 李侯:唐代诗人李白,此处借指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11. 金屈巵:金制的弯曲的酒杯,这里用来比喻美酒。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公显木犀》是一首描绘木犀花的诗,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木犀花独特的美。在诗人眼中,木犀花高洁而独立,虽然生长在平凡的葵菊之间,却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它的香气四溢,令人陶醉,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阳光下的木犀花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如同穿着华丽宫装的仙子一般。这首诗不仅是对木犀花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公显木犀》是南宋诗人张纲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正值宋高宗时期。在这一年里,金兵南下,进攻宋朝,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内忧外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爱国志士纷纷投入到抵抗侵略、保卫家园的战斗中,而文人墨客们则通过吟诗作对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诗人张纲在这一年里,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让他深感忧虑和痛心。于是,他借咏叹木犀花的美丽和芬芳,寓意国家和民族的坚强不屈,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英勇抗敌将士们的赞美。这首诗既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