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理解的人很少,想想宇宙何其广大,身处何处呢。一直等到事业有成才愿意隐退,可是哪一天能够找到回去的路呢。在多景楼前,垂虹亭下,静静躺在秋雨中。白白地被虚名所耽误,十年的时光都白费了。
并非在明光殿献上颂赋,或者向北阙呈上建议书,没有说出令人惊讶的话。我一直很忙碌,但上天并没有给予认可,只是换来一身尘埃。用白璧换得欢乐,用黄金买来笑容,把它们都交给你来主宰。明天就会回到江上的故乡,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尽享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知音者少:此处表达能了解自己的人很少。
2. 乾坤许大:形容天地广阔无边。
3. 多景楼: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
4. 垂虹亭:位于江苏吴江垂虹桥畔。
5. 明光:即明光殿,古代宫殿建筑,这里代指皇帝。
6. 北阙:古代宫殿北侧的高台,此处借指朝廷。
7. 白璧追欢:以珍贵物品换取欢乐,意指追求享受。
8. 黄金买笑:用黄金购买欢乐,表示追逐声色犬马的生活。
9. 莼鲈江上:借用西晋张翰因思乡而辞官回乡的典故,表达作者决定离开繁华之地,回归故乡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刘过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开篇即以“知音者少”传达出世事难料的无奈,紧接着感叹天地之大,却难以找到容身之处。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期待功成身退,但却无法预知何时才能踏上归途的焦虑。
在接下来的描绘中,作者将我们带到了多景楼、垂虹亭等富有诗意的场景,仿佛在告诉我们,尽管现实令人沮丧,但他仍能在诗词的世界里找寻到慰藉。然而,这种理想化的生活终究只是幻想,现实中的他依然被虚名所累,十年来都在白白地付出努力。
下片开始,作者反思了自己过往的努力是否值得。他认为自己并未留下足以震惊世人的作品,而只是忙碌奔波,上天似乎并不认可他的才华。所以他选择放下名利,享受与友人相处的时光。最后,他以潇洒的姿态表示将离开这个纷繁的世界,回到自己的故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是南宋词人刘过写给辛弃疾的一首离别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04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危机严重。
刘过在当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与辛弃疾关系甚密。他曾经上书朝廷,建议加强军事力量以抗击金国,但未被采纳。在这个背景下,刘过离开了辛弃疾,前往江西寻求发展。在离别之际,他写下了这首《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表达了他对辛弃疾的深厚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刘过在词中表达了对辛弃疾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忧虑。这首词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文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