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意未畅复拾前韵之余者作广坐隐辞
我作坐隐辞,客来问我坐隐方。
开门进客还复坐,为客历落言其详。
隐朝市,我不能冲尘冒暑走遑遑。
隐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隐山林,山林白书行虎狼。
隐田里,田里赤立无资粮。
穷观六合内,投隐几无乡。
是以古来人,失路多猖狂。
或隐伶官侠客,或隐药肆僧房。
或为君平隐卖卜,或称陶朱隐行商。
虽能逃世网,於事未为良。
况我能携一身隐,二亲白发垂高堂。
神仙拔宅古亦有,无翼不得高飞飏。
不然少自屈,归去隐耕桑。
随傭竭作无一夫力,买田筑室又乏千金装。
僮奴揶揄亲友弃,往往人厄非天殃。
悲来俯仰寻隐处,欲亲书册依杯觞。
引酒未一酌,狂风郁律冲肝肠。
读书未一卷,噫呜感慨泪浪浪。
酒能触人生愤激,书能览古知兴亡。
非徒不足充隐具,反缘二物来自伐。
覆杯掩卷且默坐,气定始觉如平常。
因思世上百千事,是非荣辱俱可忘。
杨朱墨翟悲泣两无益,伯夷叔齐浪死埋首阳。
不如随缘委运祗块坐,冥心径往游黄唐。
不论辨,不忧弹射相摧伤。
不还往,不忧风露沾衣裳。
人生衣食分已定,登途役役空自忙。
不见啄木鸟,终朝一饱如不偿。
不见守蓍龟,穷年引息泥中藏。
目前伸屈君莫问,此鸟孰兴龟年长。
坐叹自笑客亦叹,烟□暗室生天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已经为您翻译成了优雅的现代白话文:
我写了一篇隐逸的文章,有客人来访向我请教隐逸的方法。
我打开门迎接客人并坐下,详细地向他们讲述了隐逸的各种方式。
在都市中隐居,我不愿意奔波劳累;在江湖中隐居,我不愿意划船渡水;在山林中隐居,需要面对猛兽;在田野里隐居,生活困苦没有物资。
纵观全世界,真正适合的隐居之地并不多。所以自古以来,许多迷失道路的人都变得疯狂。有些人选择在戏班子、酒楼或者寺庙里隐居;有些人选择做个算命先生,或者像陶朱公一样做一个商人。虽然这些方法可以逃避世俗的烦恼,但对事情的发展并无实质性的帮助。更何况我有父母需要赡养,不能轻易地抛弃一切去追求隐逸。
古代传说中神仙带着家宅飞升的故事也有,但没有翅膀的我们无法飞翔。也许我应该稍微降低一点自己的期望,回到故乡耕种。然而购买田地房屋缺乏资金,雇佣工人又受到朋友们的冷嘲热讽,这样的日子简直是一种灾难。
每当我感到悲伤时,就努力寻找合适的隐居之所。我希望能沉浸在书本之中寻求慰藉,但还未开始阅读,内心的痛苦就已经让我泪流满面。饮酒能激发人的激情,读书能了解历史的兴衰。但这并不能成为我隐逸的工具,反而会使我更加痛苦。所以我放下酒杯和书本,默默地坐着,等心情平复之后才恢复正常。
我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被遗忘,包括杨朱和墨子的悲痛哭泣,以及伯夷和叔齐的牺牲。不如听从命运的安排,静静地坐在那里,让内心平静地穿越时空。不要与人争论,也不要担心外界的攻击。不去追求名利,也不担忧风霜雨露。人生的温饱是早已注定的,不必徒劳地去追求名利。
你看那啄木鸟,每天都为了觅食而忙碌;再看那守株待兔的乌龟,一年到头都在等待。眼前的得失都不必过于在意,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就好。我和客人都为此感叹不已,仿佛在这昏暗的房间中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去完善
释义
1. 坐隐:指避世隐居生活。
2. 方:方式,方法。
3. 历落:清晰明了。
4. 冲尘冒暑走遑遑:形容在恶劣环境中奔波。
5. 披蓑戴笠操舟航:穿着蓑衣斗笠,划船航行,喻指渔樵的隐居生活。
6. 白书行虎狼:书信往来时有风险。
7. 赤立:一无所有。
8. 投隐几无乡:几乎没有可以隐居的地方。
9. 失路多猖狂:迷失方向的人们容易陷入疯狂。
10. 伶官侠客:戏曲演员和侠士。
11. 药肆僧房:药店和寺庙。
12. 君平隐卖卜:以卖卜为生,暗示隐居于市井之中。
13. 陶朱隐行商:以商人身份谋生,比喻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14. 翼:翅膀。
15. 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16. 佣工:打工。
17. 雇农:农民。
18. 揶揄:嘲笑,戏弄。
19. 人厄:人为的伤害。
20. 郁律:形容气氛紧张。
21. 噫呜:叹息。
22. 酒能触人生愤激,书能览古知兴亡:饮酒读书能让人产生感慨。
23. 二物:指酒和书。
24. 杨朱墨翟:战国时期的哲学家。
25. 伯夷叔齐:古代儒家称赞的两位兄弟,他们为了坚守道义而选择隐居。
26. 黄唐:远古时代。
27. 辨:分辨。
28. 弹射:批评指责。
29. 登途役役空自忙:形容忙碌而无成果。
30. 不偿:得不到回报。
31. 守蓍龟:传说中的神龟,代表长寿。
32. 引息:静静等待。
33. 伸屈:这里是谦虚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赋意未畅复拾前韵之余者作广坐隐辞》是元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全诗以对话形式展开,讲述诗人与客人关于隐居的探讨。首先诗人指出隐居并非易事,各种方式的隐居都存在弊端。接着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完全避世,只能做到心灵的超脱。诗人通过饮酒、读书的方式,使内心得到平静,从而忘却世俗纷扰。最后,诗人以啄木鸟和守蓍龟为例,表明人们应安于命运的安排,追求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质朴,结构紧凑,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表元(1244年-1310年),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先生。浙江奉化人。南宋末年及元朝初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临安府教授,后弃官归隐。
这首诗《赋意未畅复拾前韵之余者作广坐隐辞》,创作于宋元交替时期,即公元1265年至1310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既有南宋末年的政治腐败、战乱频发,又有元朝的崛起和统一中国。
在这段时间里,戴表元经历了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的剧变。他在朝廷任职期间,目睹了官员的腐化堕落和百姓的苦难。这使他深感痛心,也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于是,他决定放弃官职,回到家乡奉化隐居,过起了清静的田园生活。
在隐居期间,戴表元创作了许多抒发自己情感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广坐隐辞”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